7月28日,伊通满族自治县大孤山镇孟家村、小孤山镇路家村、小孤山镇东大有村开启了万寿菊花朵的采摘模式,一片花海、万种希望,随风摇曳的万寿菊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为当地农民带来了近50万元的收益。两个月前,也是28日,大孤山镇孟家村第一书记陈春光、小孤山镇路家村第一书记付大明、小孤山镇东大有村第一书记刘鑫分别带领各自的村民在本村范围内种起了万寿菊,这三位八零后驻村第一书记为什么会同步种植万寿菊呢?故事还得从头说起...“脱贫攻坚不是终点,乡村振兴才是奋斗的目标”这三位志同道合的第一书记从年初开始就不约而同的把目标锁定在了花卉种植上,准备带领村民种植万寿菊,以实干+巧干敲响乡村振兴的大门。他们经过实地考察发现,万寿菊特别好成活,既能美化环境,还有经济效益。菊花可加工提炼叶*素,花期天,一般每5-7天可采摘一次,每亩每年卖花收入可达元。于是,三位第一书记开始动员全村干部百姓一起种菊花。然而,钱从哪里来,事情谁来干,干部群众疑虑多……这些实际困难都逐一摆在眼前。年,玉米价格创历史新高,老百姓谁都不同意用自己家的土地种植菊花。“没有土地,没有资金,花种不下去,还谈什么带动万寿菊产业的发展、美化村屯环境?”三位书记犯难了,刚踢出第一脚,就硬生生的被憋了回来。就在这时,一名回乡创业并且对家庭农场建设很有想法的大学生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几个年轻人志同道合,开启了万寿菊致富的创业模式。年4月,在三位第一书记的扶持下,伊通满族自治县小孤山镇春旭家庭农场注册成立了。三个村很快与家庭农场签订了购销合同,由农场垫资进回了花苗。5月28日,三个村一起种下了第一批万寿菊。春旭家庭农场则分别在小孤山镇山河村和伊通镇料浅村种植了亩和45亩的两片花海,加上三个村的亩,全县共计种植万寿菊亩64万株。“七月仲夏、花开灿烂”收获的季节来了。放眼望去,*灿灿的万寿菊开遍山乡,花农们正忙着在田间采花。四个小伙子也算出了万寿菊收入的第一笔账:截止目前,三个村和春旭家庭农场在种植、养护和采摘的过程中,共吸纳伊通本地务工人员(脱贫户+农户)人次,增加务工收入23万元,预计到采摘期结束时本项目可整体带动本地务工人员余人次,务工收入41万元。“今年做的都是试点,目的就是让脱贫户和农户在家门口就能赚钱,整体项目能维持成本就是成功,我们看的是产业附加效益,不仅可以带农务工,还能美化环境,村上的菊花收益直接进村集体帐户,壮大村集体经济,再由村上支出务农工资。我们看的是此项目的远景,比如花海,可以打造一村一品,带动乡村旅游等”。第一书记陈春光对记者说。小小的万寿菊承载着四个年轻人致富乡邻的大梦想,一朵朵金*灿烂的万寿菊,一张张满是喜悦的笑脸,让七月的伊通格外美丽。(通讯员/刘禹恒)
制作:董澄岩李雯雯
编辑:赵东兴沈鸿升
审核:裴裴
监制:葛雪峰
投稿邮箱:yttv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