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今天,它们相遇重逢,11年后潇湘晨
TUhjnbcbe - 2024/10/29 14:44:00
白癜风做手术多少钱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

今天有些特殊,既恰逢大寒节气,又时值传统节日腊八节。而这样特别的“相遇”,下一次要在年了!现在先跟团团一起来了解一下“让小孩不馋”的腊八节吧。

腊八节,即每年农历十二月八日,逐渐也成为民间节日。

过腊八,往往意味着拉开了过年的序幕。就像俗语所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节由来

据《礼记·郊特牲》记载,腊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

汉代前腊祭的具体日期并不固定,到了汉代才明确了从冬至过后的第三个戍日为“腊日”。腊祭的对象,则是列祖列宗以及五位家神。

到南北朝腊日才开始固定在腊月初八,即为腊八节。

腊八节习俗

腊八节的这天主要是为了祈求来年的丰收、吉祥,祭祀先人和神灵的日子,主要习俗就是吃腊八蒜和腊八粥。

腊八蒜

腊八蒜通常是是用醋腌制,成品颜色翠绿,口味偏酸、微辣。腊八蒜之所以呈现出翠绿色,多是因为在制作中产生了“绿色素”。

大蒜要变绿,必须经过“低温”,但为了不让自己冻死,处于休眠状态的大蒜会苏醒过来,其中的蒜氨酸、蒜氨酸酶等发生反应,参与形成蓝色素,由于其不稳定,会转变为黄色素。而腌制20天时,刚好处于两种色素共存的时候,两种颜色叠加,就呈现出腊八蒜独有的碧绿色,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放心吃。

腊八粥

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大家饭”等,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腊八粥的最早文字记载在宋代。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载:“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

腊八粥的选料也都由民间赋予美好的含义,如桂圆象征富贵团圆,百合象征诸事和睦,红枣、花生比喻早生贵子,栗子象征大吉大利等等。但由于南北风俗和口味的差异,腊八粥的味道也不太一样。

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年以上了。每逢腊八这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

老北京的腊八粥

北京人喝腊八粥有很多的规矩和习俗,腊八粥煮好后要用青红丝和干果红糖在粥上摆出福字,字的周围还用瓜子仁摆放个圆,寓意福临祥至、圆圆满满。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如果把粥送给穷苦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

清廷历来重视雍和宫腊八盛典,雍和宫内有一口直径2米,深1.5米的古铜大锅,重约4吨,专用来熬腊八粥。

据《雍和宫志》记载,腊八盛典分熬粥、供粥、献粥、舍粥四大环节。腊月初一,皇宫总管内务府派司员带领许多杂役人等,用马车把粥料和干柴运到雍和宫。到初五晚上各项准备工作就绪,初六皇帝派大臣会同内务府总管,率领三品以上官员到庙里监督称粮、运柴。初七清晨,皇帝派来的监粥大臣下令生火,并一直监视到初八凌晨六锅粥全部熬好为止。这时皇帝派来的供粥大臣率领司员开始在佛前供粥。供粥时宫内灯火通明,袅袅的烟雾中飘着粥的香味,鼓乐齐奏,全体喇嘛上殿诵经。

第一锅要敬神敬佛敬祖先,第二锅才进献皇帝及宫内,第三锅赏赐各亲王府、郡王府等王公大臣和大喇嘛,第四锅奉送给在京的文武官员,第五锅分给雍和宫的众喇嘛僧侣(不放奶油),第六锅舍济给贫苦百姓,直到天亮以后舍粥完毕,盛典方告结束。

百姓们为了喝上雍和宫的腊八粥,天不明就来排队,为的就是在即将到来的新年有个吉祥的开端。

描写腊八的诗词

《腊日》

唐杜甫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南歌子·黄州腊八日饮怀民小阁》

宋苏轼

卫霍元勋后,韦平外族贤。

吹笙只合在缑山。

闲驾彩鸾归去、趁新年。

烘暖烧香阁,轻寒浴佛天。

他时一醉画堂前。

莫忘故人憔悴、老江边。

《腊节》

北齐魏收

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

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

综合自:央视新闻、科普中国、北京日报、百度百科等(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1
查看完整版本: 今天,它们相遇重逢,11年后潇湘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