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地膜覆盖技术
TUhjnbcbe - 2024/10/27 16:31:00
中科医院专家微信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_4463792.html

地膜覆盖,是指以农用塑料薄膜覆盖地表的一种措施。具有减轻雨滴打击、防止冲刷与结皮形成的作用;可有效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天旱保墒、雨后提墒,促进作物对水分的吸收和生长发育,提高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能使土壤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使地温下降慢、持续时间长,利于肥料的腐熟和分解,提高土地肥力。地膜覆盖成本低、使用方便、增产幅度大,是一项既能防止水土流失,又能提高作物产量的常用措施。——(百度百科)

00:43

对于太阳短波辐射来说,塑料大棚和玻璃几乎是“透明”的,太阳辐射可以大部分穿过透明的塑料和玻璃材质进入。但对于地面长波辐射来说,塑料大棚和玻璃却是不“透明”的,地面长波辐射很少能透过。这样,温室就可以使得外界的太阳能量源源不断的进入室内,而室内的热量却很少散失出去,这样温度积累后也就起到大棚增温的作用。

①提高土壤温度——有效积温增加,生育期相对延长,提高产量(不同颜色增温效果不同,无色地膜增温效果最好,银灰色基本不增温)

②保持土壤水分(保墒),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防旱抗涝。

③维持土壤结构(地膜覆盖表面,保护表土,可以减轻风,水的侵蚀)

④保持土壤疏松(地膜覆盖会减少雨水拍击,防止土壤板结)

⑤改善光照条件(地膜以及膜下水珠反射阳光)

⑥防止病虫害,抑制杂草(黑色地膜效果最好)。

⑦提高土壤肥力。地膜覆盖以后,土壤中的氮肥以挥发形式的损失量大大减少,使得氮肥得以保持。地温升高,微生物活动随之增加,增加土壤有机物

⑧增加光效应,提高作物品质,达到早熟增收

⑨抑盐保苗,防止土壤盐渍化

⑩使各种作物适作区向北推移,从而更有效利用国土资源

①塑料薄膜难降解,残留在土壤中造成了污染

②地膜覆盖虽然有保水的作用,但也阻碍了外界降水进入垄体。如果遇到了连续性降雨则造成严重的水渍,使土壤的通透性变坏,水分蒸发受阻

③影响土壤水分的渗透、含水量、透气性

④阻碍水肥的运移

⑤残膜导致土壤板结

⑥造成作物根系生长发育困难,影响正常生长发育。

1.在干旱缺水地区:

以保水抗旱,提高低温为主

2.在无霜期短的低温寒冷地方:

以提高地温,延长有效生育区为主

3.在多雨高温地区:

以防涝和防止土壤养分淋溶流失为主

★无色透明地膜:广泛用于春季增温和蓄水保墒,此外,还可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对改良土壤、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一定作用。

★白色地膜的优点:抑制杂草为主,较好的解决透明地膜覆盖草害严重的问题。

★黑色地膜的优点:夏季高温时,主要用于降温和除草,有效防止土壤中水分的蒸发,保持土壤湿度,抑制杂草生长和病虫害;缺点:不透光,土壤增温比较缓慢;

★蓝色农膜:蓝色膜的主要特点是保温性能好,在弱光照射条件下,透光率高于普通膜,在强光照射条件下,透光率低于普通膜,保温性能良好。用于水稻育苗,苗壮、根多、成苗率高。用于蔬菜、花生和草莓等作物,能抑制十字花科蔬菜的黑斑病菌生长,具有明显的增产和提高品质的作用。还可用于蔬菜、棉花、花生、草莓、马铃薯等作物覆盖栽培。

★红色地膜:红色地膜比黑色地膜更能刺激作物生长,植物会利用更多的能量进行地上部分的光合作用,红色地膜能透射红光,同时可阻挡其它不利于作物生长的色光透过,使作物生长旺盛,有利于草莓果实转色,提高着色和糖度。

★绿色地膜:绿色地膜可除草增温,绿色地膜覆盖能使植物进行旺盛光合作用的可见光透过量减少,而绿光增加,因而能抑制杂草叶绿素的形成,可降低地膜覆盖下杂草的光合作用,达到抑制杂草生长的目的。它对土壤的增温强于黑膜,对草莓等作物也有促进地上部生长和改进品质的作用。

★银灰色地膜:透光率60%左右,能够反射紫外线,地膜覆盖具有降温、保湿、驱避蚜虫的作用,能增加地面反射光,有利于果实着色。

★银黑两面膜:夏秋季高温时,既可以驱蚜防毒,又可降温除草。银灰色面朝上,黑色贴地。

★黑白两面地膜:主要用于降温除草,且效果比黑色地膜更好。白色朝上,黑色面贴地,白面增加光反射,黑面阻止阳光透射。

★反光地膜(一般用于果树)——使近地面反射光增加,增加光效应,提高果品着色度。

麦棉同播间作,是春播时在每块地膜上播种四行棉种和两行麦种,充分发挥小麦低温出苗快的特点,为棉花生长提供苗期保护,小麦生长至20厘米时使用选择性除草剂将麦苗化除。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春播时采用麦棉同播间作的主要目的是()

A.同时增加小麦和棉花产量B.减少小麦病虫害发生几率

C.为棉苗生长初期抗风抗寒D.优化农业生产的产品结构

2.小麦生长至20厘米时,将麦苗化除是为了()

①增加种植密度②增加土壤肥力③避免影响授粉④避免影响光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最适宜推广麦棉同播间作的地区是()

A.江汉平原B.长江下游C.南疆绿洲.D.黄淮平原

1.C2.D3.C

1.麦棉同播间作,小麦长至20厘米时被化除,与小麦产量、病虫害以及优化产品结构无关,但低温出苗快的小麦可以为棉苗生长初期抗风抗寒,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2.小麦生长至20厘米时被化除,不会再播种棉苗,种植密度降低,小麦对棉花授粉影响不大,但化除麦苗可以避免小麦影响棉苗来光,也可增加土壤的有机质,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所以选D。

3.麦棉同播是在春播时进行,说明该地在长城以北地区,小麦低温出苗快,而此时棉花生长初期需要抗风抗寒,说明此地纬度较高而风力较大,C正确;江汉平原、长江下游、黄淮平原都不是春播小麦,ABD错误。所以选C。

-年度新疆棉产量.10万吨,占国内产量比重约87%。新疆棉花播种育苗期采用地膜覆盖数培技术,棉花播种全程机械化,智能化。随着我国纺织业的“东锭西移”,新疆成为承接东部地区纺织业转移的主要地区之一。完成下面小题。

4.新疆棉花播种育苗期采用地膜覆盖技术,主要是因为()

①减轻低温冻害②提高土壤肥力③防止水土流失

④削弱太阳辐射⑤能改善土壤墙情⑥防止食草动物破坏

A.①②④⑥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②③⑤⑥

5.近几年,前往新疆采摘棉花的外省农民工逐渐减少,主要原因有()

①高铁渐多,绿皮车渐少,交通费大增②新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提高

③新疆区政府限制廉价劳动力入疆④各地政府积极发展经济,出台惠农政策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6.为更好的承接东部地区的纺织业转入,新疆应()

A.加强能源开发,提供充足动力B.改善交通条件,便于棉花出口

C.减少棉花种植量,提高原料价格D.搭建对接平台,优化投资环境

4.C5.D6.D

4.膜覆盖在冬春季节有提高地温、保水保墒和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①②⑤正确;覆盖地膜,可以减少降水对地面的溅蚀,有效防止水土流失,③正确;地膜一般为无色透明的,不会削弱太阳辐射,④错误;新疆地区野生动物较少,防止食草动物破坏不是主要原因,⑤错误。所以选C。

5.新疆机械化水平提高,对外省农民工的需求就会减少,故②正确;交通费用变化不大,故①错误;近些年各地经济发展,出台惠农政策,农民工就业机会增加,前往新疆采摘棉花的外省农民工减少,④正确;与区域政策关系不大,③错误,所以选D。

6.为了更好的承接东部地区的纺织业转入,可以搭建对接平台,让想转入的企业能够便利地找到承接方;还可以优化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D正确;纺织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与能源关系不大,A错误;纺织业转入,需要大量原料,与棉花出口无关,B错误;提高原料价格,不利于纺织业的迁入,C错误。所以选D。

新疆采用黑白(透明)条带地膜覆盖法繁殖山葡萄,即在垄中间用透明塑料薄膜,垄两侧用黑色塑料薄膜,以提高葡萄植株成活率和葡萄品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新疆采用黑白(透明)条带地膜以提高葡萄植株成活率和葡萄品质,其中透明膜、黑膜实现其作用的主要原理分别是()

A.增强④过程、减弱②过程B.减弱③过程、增强④过程

C.减少③的热量损失、减弱②过程D.增强②过程、减弱③过程

8.在葡萄垄两侧铺黑色塑料薄膜可以()

A.增加土壤温度,降低土壤湿度B.保持水分,抑制杂草滋生

C.增加土壤肥力,提高膜内温度D.提高温度,促进作物光合作用

7.C8.B

7.根据大气的受热过程判断,右图中①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②表示太阳辐射,③表示地面辐射,④表示大气逆辐射。垄中间用透明塑料薄膜是为了让太阳辐射进入地面,然后抑制膜内与膜外的热量交换,从而减少地面热量的流失,起到保温作用,即为了减弱③地面辐射热量的损失;垄两侧用黑色塑料薄膜会吸收太阳辐射,减少到达土壤的太阳辐射,起到减少光照、抑制杂草、保持水分的作用,是为了减弱②太阳辐射。故选C。

8.黑色塑料薄膜会吸收太阳辐射,削弱太阳辐射,降低地温,而不是增加土壤温度,排除A、C、D。黑膜降低地温可以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度;黑膜减少光照,使得杂草没有阳光照射而死掉,抑制杂草滋生,B正确。故选B。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体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害等几个方面。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9.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A.减弱了地面辐射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10.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9.A10.C

9.我国北方春播时地温较低,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减弱地面辐射,从而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起到保温作用,而不是增强对太阳辐射的吸收,A正确,D错。地膜直接覆盖于地面,无法增强大气逆辐射,B错。地膜无法增加太阳辐射的总量,C错。故选A。

10.果树下进行地膜覆盖可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提高光合效率,可使苹果着色均匀,提高产品质量,C正确。夏季地温较高,不需要通过地膜来保持地温,更不需要增加太阳辐射的吸收来进一步增加地温,AD错。反射太阳辐射以降低地温不是其主要目的,B错。故选C。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采取地膜覆盖的方式栽培作物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预防病虫害等方面。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1.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A.减弱了地面辐射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C.增加了太阳辐射总量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12.山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作用是()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D.吸收太阳辐射,保持地温

11.A12.C

11.地膜覆盖,则太阳短波辐射可以穿越薄膜,使地面增温,而地面长波辐射和大气辐射却很少能穿越薄膜,就相当于阻止了热对流,减少地面辐射的热量散失,A正确;地膜内空气少,大气逆辐射较弱,保温作用弱,B错误;对太阳辐射的总量没有改变,C错误;不能增强对太阳辐射的吸收,D错误,故选A。

12.C项,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可以反射一部分太阳光到苹果树的下部,有利于保证苹果树上下部分相对均匀的受光,增加苹果均匀着色,改善苹果品质,C正确;A项,夏季气温较高,果园获得热量较多,并不缺乏热量,故保持地温不是覆盖地膜的主要目的,A项错误;B项,降低地温对苹果生产并没有任何有利影响,因此降低地温不是覆膜的主要目的,B项错误;D项,夏季气温较高,果园获得热量较多,并不缺乏热量;保持地温不是覆盖地膜的主要目的,D项错误;故选C。

年1月20日是农历节气大寒,受来自西伯利亚的“霸王级”寒潮影响,之后数日南方多地迎来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降温幅度达10~14℃。下左图是此次寒潮过境时雨雪分界线推进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影响雨雪分界线推进的天气系统是()

①冷锋②暖锋③气旋④反气旋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14.19日夜间~21日夜间,图中四地雨雪分界线平均推进速度最快的是()

A.甲B.乙C.丙D.丁

15.果农在寒潮来临前为柑橘穿上了“羽绒服”(塑料薄膜,如上右图所示),可有效地防止冻害,下列措施与其原理最相似的是()

A.覆盖地膜B.燃烧烟雾

C.往桔园的沟渠灌水D.向橘树周围的空气喷水

13.A14.D15.A

13.由图可知,雨雪分界线是由北向南推进,是受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影响的结果。随着高压势力增强,冷暖气团交界面逐渐南移,形成冷锋天气系统。所以可推断影响雨雪分界线推进的天气系统是冷锋和反气旋(高压),①④正确,②③错误;综上,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4.读图,从此次寒潮过境时雨雪分界线推进示意图可以看出,甲乙丙丁四地中,丁地位于21日夜间雨雪分界线附近,距离19日夜间雨雪分界线最远,说明其推进速度最快,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5.柑橘穿上“羽绒服”是为了减少地面辐射,与覆盖地膜措施的原理最相似,燃烧烟幕是为了增强大气逆辐射,A正确,B错误;往桔园里的沟渠灌水是改变下垫面的比热容,使降温速度减慢,C错误;往橘树附近空气喷水,是增加大气中水分,增加大气逆辐射,D错误;故选A。

泰国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上,是世界著名的大米生产和出口国,大米产量的近一半供出口。泰国种植的水稻75%左右是靠天田”的单季稻,其余为双季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泰国气候湿热,其降水主要来自()

A.东南季风B.西南季风C.东北季风D.西北季风

17.对“靠天田”水稻生产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及应对措施是()

A.台风加强监测预报B.旱涝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C.寒潮稻田覆盖地膜保温D.水资源短缺建立农田灌溉系统

18.下列不属于泰国水稻出口量大的原因是()

A.种植规模大,总产量多B.稻米品质优良

C.本国消费能力有限D.主要种植单季稻

16.B17.B18.D

16.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西南风吹向泰国,夹带大量水汽,使得泰国夏季气候湿热,B正确,ACD错,故选B。

17.泰国的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再加上泰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有明显的雨旱两季,旱季降水不足,容易发生旱灾,降水集中于夏季,容易发生洪涝灾害,故旱涝灾害较严重,为缓解这一问题,应该加强农田的水利建设,B正确。虽然泰国位于沿海地区,会受到台风的影响,但是它不是影响水稻生产的主要原因,A错。泰国主要是位于热带,全年气温较高,不会出现寒潮,C错。泰国是热带季风气候,旱雨两季分明,在雨季时,降水丰富,不会水资源短缺,D错。故选B。

18.泰国的稻田分布面积广,种植规模大,总产量大,所以出口多。泰国的水热条件好,适合水稻生长,再加上日照充足,土地肥沃,泰国水稻的品质优良。泰国的人口相对较少,对水稻的需求相对较少,但是泰国的水稻种植规模大,总产量多,使泰国水稻处于供大于求的地位,出口量大。ABC均是泰国水稻出口量大的原因,不符合题意。泰国虽然水热条件好,但是大部分还是种植单季水稻,与种植双季稻相比,产量会减少,这对出口水稻来说是不利条件,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新疆春季大风、降温、沙尘天气较为频繁,这段时间棉花正处于播种和苗期,是棉花生长过程中抗逆性最弱的时间。年4月9日,新疆尉犁县首次大规模在棉田中推广实施“麦棉同播”模式进行春播。每块地膜上播种四行棉种和两行麦种,充分发挥小麦低温出苗快的特点,为棉花生长提供苗期保护。小麦生长至20公分时将使用选择性除草剂进行化除。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尉犁县棉田春播采用“麦棉同播”模式是主要为了()

A.增加土壤肥力B.减少病虫害发生C.抵抗风力影响D.增加作物品种

20.小麦生长至20公分时便采用选择性除草剂化除有利于()

①增加种植密度②方便统一管理③避免影响光照④充分利用土地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19.C20.C

19.根据材料,“新疆春季大风、降温、沙尘天气较为频繁,这段时间棉花正处于播种和苗期,是棉花生长过程中抗逆性最弱的时间”,说明尉犁县棉田春播采用“麦棉同播”模式是主要为了保护棉花,抵抗风力的影响,C正确。在田地里多种植小麦不能增加土壤肥力,A错误。种植小麦不能减少棉田的病虫害,B错误。根据材料,后期对小麦进行了清除,故麦棉同播不是为了增加作物品种,D错误。故选C。

20.根据材料,小麦生长至20公分时便采用选择性除草剂化除会减少种植密度,①错误;对小麦进行化除,只保留棉花,则方便统一管理,②正确;小麦植株过高,会遮挡部分阳光,影响棉花生长,故化除小麦可以避免影响光照,③正确;种植密度减少,对土地利用强度降低,④错误。②③正确,C正确,①④错误,A、B、D错误。故选C。

常用的地膜有透明地膜和黑色地膜(透光性较差两种),图1、图2分别为吐鲁番地区露天西瓜种植景观图和温室大棚“悬空西瓜”种植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21.与透明地膜相比,覆盖黑色地膜有利于()

A.抑制杂草B.地温回升C.增强地面辐射D.增强大气逆辐射

22.与露天地膜种植的西瓜相比,该地温室大棚种植的“悬空西瓜”()

A.甜度更高B.成本更低C.果色更均匀D.病虫害更多

21.A22.C

2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黑色地膜透光性较差,可以有效减少膜下的太阳辐射量,抑制膜下杂草的光合作用,抑制杂草生长,A正确;黑色地膜在保温方面与传统透明地膜相差不大,B错误;黑色地膜不能增强地面辐射,C错误;黑色地膜也不能增强大气逆辐射,D错误。所以选A。

22.露天地膜种植的西瓜会有一面接触地表,少阳光照射,果色发浅,而在温室大棚里种植的“悬空西瓜”,受光均匀,果色一致,故C正确。温室里昼夜温差小,不利于糖分的积累,甜度会降低,故A错;成本会更高,B错误;病虫害与“悬空西瓜”无关,D错误。所以选C。

23.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成也地膜,败也地膜”。曾经作为农业生产推动器的地膜,如今成了土壤主要的污染源之一。数据显示,年全国地膜覆盖面积达18.4亿亩,大量的地膜因各种原因未被回收,残留在土壤中。下图为我国暖温带地区农民正在覆盖地膜的图片。

(1)指出我国暖温带地膜覆盖的主要季节,并说明原因。

(2)分析我国华北地区地膜覆盖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3)在旱沙地、贫瘠土地不宜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分别说明其主要原因。

(4)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产生白色污染,说明其对作物生长的不利影响。

(1)春季;春季是很多农作物的播种时节;春季气温较低,不利于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春季气温回升,蒸发逐渐加强;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保温作用有限。

(2)增强温室效应,提高土壤温度,可提前播种,提高成活率,提前收获;减少蒸发,节约用水,提高土壤湿度,利于根系生长;利于土壤微生物增殖,促进有机质转化为无机盐,利于农作物吸收;减轻土壤盐碱化危害;减少扬尘,减轻沙尘暴;在雨量过大时,减少雨水进入,有防涝作用;地膜与地表之间在中午出现高温,致使草芽或杂草枯死。

(3)地膜覆盖后,旱沙地的日高温较高,影响农作物生长;贫瘠的土地上,覆盖地膜后不便追肥,影响增产。

(4)影响农作物根系的发育;阻碍土壤中水分的运移。

(1)我国暖温带地区春季是大部分农作物的播种时节,而此时气温回升,蒸发加强,但雨季未到,采用地膜覆盖可有效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同时,春季依然易受冷空气的影响,且暖温带地区春季虽气温逐渐回升,但整体温度较低,地温也较低,铺设地膜可减少土壤热量的散失,保证土温,有利于农作物的萌芽生长。夏秋季节地温较高,用地膜较少。而冬季气候寒冷,地膜多为超薄型,其保温作用有限,冬季用地膜较少。所以春季是我国暖温带地膜覆盖的主要季节。

(2)结合前面分析可知,地膜有效减少土壤热量的散失,提高土壤温度,有利于作物萌芽,提高成活率,提前播种,进而提前收获;其次,土壤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湿度,有利于作物根系生长,且地温的升高使得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增强,有利于促进有机质转化为无机盐,进而为农作物所吸收;再次,地膜减轻土壤蒸发,进而减轻土壤盐分向表层迁移,可以减轻土壤盐碱化危害,同时,多雨期地膜也减少了下渗,有防涝作用;最后,华北地区春季多风沙活动,地膜覆盖可以减少扬尘的影响。同时,地膜与地表之间在中午出现高温,致使草芽或杂草枯死,进而减轻杂草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要分别说明,旱沙地比热容小,日高温较高,从而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而贫瘠土地需要多次施肥,覆盖地膜影响施肥。

(4)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阻碍作物根系的伸展,影响农作物根系的发育。同时,土壤中的地膜影响水分的运移,不利于作物有效获得水分,不利于作物的生长。

2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花生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喜光、耐旱、怕涝。早年间,河南省正阳县种植花生采用传统的种植分式,极易受土地盐消渍化的影响,导致产量低;近年来,当地推广垄作和地膜投盖技术,花生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位居全国第一。出产的花生品质极优。年,正阳县被誉为“中国花生之都”。左图为正阳县区域简图、右图为正阳县各月气温降水水分布图。

(1)评价正阳县种植花生的气候条件。

(2)分析正阳县土地盐渍化多发的原因。

(3)分别指出垄作和地膜覆盖技术种植花生的优势。

(1)有利条件;正阳县地处温带季凤气候区,雨热同期,适宜作物生长;晴天较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致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生长周期较长,积累的有机物多。

不利条件:正阳县春季降水少,蒸发旺盛,土壤水分少,不利于花生发芽;夏季降水集中,易发生洪涝,影响花生生长。

(2)正阳县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下水位较高,降水高度集中在夏季,易发生洪涝,抬升地下水位;地处中纬度地区,夏半年温度高,蒸发旺盛: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加剧土地盐渍化。

(3)垄作:利于雨季排水,土壤不会过湿,利于旱季顺沟浇水,提高灌溉效率;增厚土层,疏松土壤,利于根系发育和结果。

地膜覆盖:保温,保湿;减少杂草生长;减少早春风沙危害;减少雨水对土壤的侵蚀,减少水土流失。

(1)根据材料“花生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喜光、耐旱、怕涝”,再结合图示和已学过的知识,有利条件:正阳县地处温带季凤气候区,雨热同期,适宜作物生长;晴天较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致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生长周期较长,积累的有机物多。不利条件:正阳县春季降水少,蒸发旺盛,土壤水分少,不利于花生发芽;夏季降水集中,易发生洪涝,影响花生生长。

(2)结合已学过的知识,河南省正阳县位于华北平原,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下水位较高,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高度集中在夏季,易发生洪涝,抬升地下水位;地处中纬度地区,夏半年温度高,蒸发旺盛;雨季短,农业生产需水量大,灌溉方式不合理,引起地下水水位上升,加剧土地盐渍化。

(3)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垄作方式,抬高作物耕作层,垄间形成低地,利于雨季排水,土壤不会过湿;旱季时顺沟浇水,直接接近作物根系,提高灌溉效率;抬高耕作层能增厚土层,使土壤变得疏松,利于根系发育和结果,可以有效地减轻旱涝灾害。结合材料“花生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喜光、耐旱、怕涝”,“当地推广垄作和地膜投盖技术,花生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位居全国第一。出产的花生品质极优”,地膜覆盖能减少地面向外放出热量,起到保温作用,同时减少水分蒸发,起到保湿作用,有效地缓解旱涝对花生生长的影响;地膜覆盖还使杂草因缺少空气,而不利于生长,有效减少杂草生长,减少农药的使用;地膜覆盖还能保护疏松土质,减少早春风沙危害,也能减少雨水对土壤的直接冲刷,减轻土壤侵蚀,减少水土流失。从而有利于花生的种植。

1
查看完整版本: 地膜覆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