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地理蹊ID:idilike」
小中华,越南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TheSocialistRepublicofVietNam),是东南亚的一个沿海国家。该国北与中国(广西、云南两省)接壤,西与老挝(音同窝)、柬埔寨交界,东、南两个面临南海,海岸线漫长曲折(长达多千米)。越南的总面积为32.万平方千米(略大于三个浙江省大小),首都河内(越南的第一大城市是南方的胡志明市,旧称“西贡”)。
注意,南海是中国三大边缘海之一,是中国近海中面积最大、最深的海区,以广东省南澳岛到台湾省本岛南端(一说经澎湖到台湾省东石港)一线同东海分界。南海东南至菲律宾,南至加里曼丹岛,西南至越南和马来半岛等地,海域总面积.91万平方千米(一说万平方千米),中国拥有约万的管辖海域。
南海位居热带,在海底高台上形成了很多珊瑚礁(岛)。这些岛礁,面积较小,但有巨大的战略意义,如中国的四大群岛(礁):东中西沙群岛在中国实际控制中——东沙群岛行政区划属于广东省,而由台湾省实控。南沙群岛则属于一片混乱,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非法侵占了其中主要的岛礁。
大热带,越南
越南地处中南半岛(国际上通称为“印度支那半岛”,但因近代以来“支那”一词多为贬义,故在国内改名为“中南半岛”,意为中国南部的半岛)的东部,地形狭长,地势西高东低。越南地形复杂,境内四分之三土地为山地和高原,主要集中在北部和西北部,其平原主要分布于北部(红河三角洲)、南部(湄公河三角洲)及东部沿海。
越南西部的长山山脉(旧称“安南山脉”),纵贯南北(长约千米),是越南、老挝、柬埔寨的边境山地。该山脉大致可分为南北两端,北段较狭窄,有低平的山口为交通孔道;南段山脉宽广,东坡陡峻,西坡平缓。其西北部黄连山主峰番西邦峰海拔米,为越南最高峰。
注意,红河(大部流经热带红壤区,水色略显红色,故名。中国境内名“元江”)是越南北部最大的河流,源出中国云南省西部,呈西北—东南流向,最终注入北部湾。红河的冬夏水位变化较大,7、8月下游水位高出临近平原约10米,故沿河筑有大堤。
红河三角洲是越南北部最大平原(面积约1.5万平方千米),主要由红河与太平江等干、支流冲积而成,是越南北部最富饶的地区(越的首都河内所在地)。三角洲所在地,地势低平(大部分海拔在3米以下),河流淤积旺盛(土壤肥沃),许多河段成为“地上河”,是越南主要的农业区。
越南全境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区,纬度较低,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年均温24—33℃),(南方)分为旱季与(多)雨季(越南北方地区大致可分四季),年均降雨量为—毫米,5—10月为雨季,11月—次年4月为旱季。其中,越南北部与亚欧大陆关系密切,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显著,四季分明;其南部受陆地季风影响小,偏向热带雨林气候。
越之南,越南
越南的信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千年的中国领土史,一千年的中国属国史,一百年的独立建国史。
第一个阶段:公元前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南征百越并设郡县管辖,其中的越南北部(即骆越)是中国象郡的一部分。公元前年,汉武帝灭南越国(秦末趁乱割据的岭南诸侯,都城在广州),并在越南北部和中部设立了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在这之后,直至宋初,今越南中北部一直是中国的直属领土。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管辖的(今越南)领土范围日趋逼仄,越南(及其南方)地方民族势力日盛。
第二个阶段:公元年(北宋初年),安南(或称交趾,今越南)趁乱(五代十国)脱离中国控制,成为独立的国家。但是,直到清末(19世纪晚期),越南一直是中国的藩属国,且未脱离中华文化影响,使用汉字,采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并以“小中华”自居。
公元年(清嘉庆年间),安南地方遣使中国,请求改国号为“南越”(蕞尔小国存在野心,想要侵占中国两广领土,恢复所谓秦汉之际或先秦时期的“南越”版图),最终嘉庆皇帝下赐国号“越南”,并册封其国王为“越南国王”。注意,明永乐年间,中国曾以武力扫荡因素,将越南纳入中国(直属)领土版图,但旋即失利。
第三个阶段:公元年,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承认越南为独立完整的国家,解除中越的“特殊(宗主、藩属)关系”。自此,越南沦为法国的保护国。年9月2日宣布独立,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国。同年9月,法国再次入侵越南,越南进行了艰苦的抗法战争。年7月,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定签署,以北纬17度线为界划分南北越(北方由中国与越共负责),南方仍由法国(后成立由美国扶植的南越政权)统治。
年—年,是越南(北越)的抗美救国战争时期。其中,年1月,越美在巴黎签订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美军开始从南方撤走。年5月,在美军完全撤军后,南越政权“首都”西贡快速被北越势力占领,史称“西贡时刻”。自此,越南的南北方全部解放。次年7月,越南政府宣布全国统一,定国名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注意,由于越南的北方有中国,势力强,难以撼动,且为其“名义上”的宗主国(越南诸朝表面上对中国称臣,对内则自称皇帝,历史上称之为“外王内帝”),其扩张方向主攻南方(西部与山脉阻隔)。15世纪中后期,越南灭占婆国,疆土逐渐向南扩张。公元年(清初康熙年间),越南出兵吞并高棉(今湄公河三角洲),奠定了当代越南的版图。
小小国,越南
越南的总人口为万,拥有54个民族,其中京族(越人)占总人口86%,其余为岱依、泰、芒、侬、苗和华人。越南语为国语(官方语言、通用语言、主要民族语言),其中居民主要信奉佛教。年,越南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为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美元。
越南是传统的传统农业国,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5%(含渔业,江河和沿海的渔业较繁盛)。粮食作物包括稻米(主要的农产品)、玉米、马铃薯、番薯和木薯(广泛种植于亚非拉等热带地区,被称为“淀粉之王”)等,经济作物有咖啡、橡胶、胡椒、茶叶、花生、甘蔗等。
越南矿产资源丰富且种类多样,工业生产指数增长较快,主要有能源(煤炭、原油、天然气电力)、机械、轻纺、电子、食品、建材等工业。此外,越南旅游资源丰富,下龙湾等多处风景名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近年来旅游业增长迅速,经济效益显著。
越南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合作与发展、全方位、多样化外交路线,实行开放、全方位、多样化的对外政策,积极主动地融入国际社会。其中,越南同美国关系发展迅速,同欧盟合作扩大,同日本、俄罗斯等本地区大国关系良好,同东盟成员国的合作加强,多边外交活跃。年1月18日,中越两国建交。
—往期精彩—
时事地理
离谱,赤道“九月飞雪”?!
地理赏析
小非洲,“龙虾”喀麦隆
玩转地理
秋风秋雨愁煞人
考前每日练
雨雪幻化幡状云,点缀红尘太平春(届)
诚邀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