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课导入
①同学们,你们还认识下面图片是什么吗?
②课文为什么把它叫做落花生?
因为花生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钻到土里长成花生,
花生所以又叫落花生。
二、作者简介
许地山:
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因为小时候父亲关于落花生的一番话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决心要像花生那样,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所以常用的笔名是“落华生”。原籍台湾台南,寄籍福建龙溪。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年毕业于燕京大学,获学士学位。后曾留学美国、英国,并赴印度研究佛学。小说创作表现出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倾向,后期作品趋于写实。
三、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明白花生最可贵的好处,懂得做人应该做一个对他人有好处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只求外表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3.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
四、课文梳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我们”姐弟几个一起种花生、收花生。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母亲提议过一个请父亲也来参加的收获节,并为过收获节做了准备。
第三部分(第3-15自然段)收获节上父亲和“我们”边吃花生边议论花生,父亲对花生品格的赞扬,使“我们”对花生产生了敬佩之心。
五、难点探究
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材料?
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议花生”是详写“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是略写。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向读者揭示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告诉我们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而不是为了谈怎样种花生、收花生以及花生的味道如何,因此详写“议花生”部分。这样安排详略得当,使文章主题分明。重点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六、句子展示台
下面的句子是怎样通过描写花生来揭示做人的道理的?
①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②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