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赞丰收感恩农民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周岩森
今天是秋分,太阳抵达黄经°,昼夜均分,大地流金。
今天也是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中原大地上,多万农民成为节日的主角和焦点,他们正奏响丰收的唢呐、敲起欢庆的锣鼓、舞出舒心的秧歌。
从一亩地产粮几十斤到吨粮田;从“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到大田管理尽在物联网操控中心;从“茅檐低小”到农家别墅;从“但道桑麻长”的村夫到搞融合发展的新型职业农民……
千年未有之变局。
怎能不欢庆,怎能不歌唱?长期以来,中原农民的贡献和担当有目共睹。作为农业大省,河南每年为国家生产十分之一的粮食,四分之一的小麦,被称为“天下粮仓”;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36万亿元,占全国的十分之一,被称为“国人厨房”。
怎能不欢庆,怎能不歌唱?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时代强农惠农富农的战鼓擂得更响,新的活力、动力更加迸发。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正在中原大地慢慢实现。
怎能不欢庆,怎能不歌唱!礼赞丰收,感恩农民!
让我们道一声:父老乡亲们,节日好!
9月20日,在栾川县老君山,当地多家农户共同“烹饪”,打造出重达6吨的“大丰收”菜肴。崔闪摄
返乡女博士的新期待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尚杰通讯员刘军旗
9月22日,站在卫辉市太公镇吕村的葡萄园里,眼前这个皮肤晒得黝黑的妇女,怎么也跟“博士”“跨国公司”联系不起来。
年,平静和丈夫从中国矿业大学博士毕业后,一起进入北京煤炭设计研究院工作。4年后,两人共同加入一家电力和自动化跨国企业,一干就是十几年。
年5月,平静回家祭祖时发现,自己的家乡比较落后。“当时就想,能不能为家乡做点事。”
说干就干。她回到卫辉市吕村,注册成立了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搞起葡萄种植。整地、栽桩、种苗、搭架,她都亲力亲为,一个占地20亩的葡萄园建起来了。
葡萄园里,阳光玫瑰、巨玫瑰、醉金香、红宝石、户太8号等葡萄品种足有十多个。施的是有机肥,灭虫用的是杀虫灯,浇水用滴灌,从种到收都是精细化管理。为了保证葡萄品质,她还把每亩产量控制在公斤以内。“今年葡萄卖得不错,每亩净收入1万多元。”平静不无得意地说。
除了种葡萄,她还带着村民种黑小麦。由于土地贫瘠,村民种的普通小麦亩产四五百斤,黑小麦却能产七八百斤,每斤价格还要高出0.5元。在她的带动下,去年村里40多户农民种了多亩黑小麦,收成不错。
“农业现在成了有奔头的产业,明年我打算向精深发展,再融入餐饮,丰富葡萄园的内容。”平静说,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家乡发展。
当好大家信赖的“农田管家”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高长岭
“今年我托管土地面积多了,流转土地面积减少了。”9月21日,商水县魏集镇种田大户刘天华爽朗地说,土地托管是大趋势,农民土地托管后,就是农民不种地也一样“能丰收”。
“群众把玉米棒子送来,每斤4毛钱,脱粒后烘干,直接入仓库。”刘天华说。村民可以把玉米寄存在他这里,待到以后价格上扬再销售,刘天华会从增收中得到分成。他的烘干机,每天可以烘干玉米吨。
今年刘天华流转了多亩地,秋粮主要种的是花生、玉米和大豆,都还没有开始大面积收获。“黑花生带壳直接装入纸箱子,每斤5块钱;大豆每亩地政府补贴元,玉米产量也比去年强。”刘天华乐观地估计,“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这两年刘天华流转的土地面积减少,托管土地面积却大幅增加。周边6个村成立的合作社全部加入了他的农业联合社。今年夏季,优质小麦比普通小麦每斤贵0.1元,大家发展优质小麦的热情高涨,他一下子托管了1.7万亩土地。
“土地托管是大势所趋,小农户向大农户靠拢,我们要做好大家信赖的‘农业保姆’‘农田管家’。”刘天华说,为了进一步做好土地托管,今年他让合作社的几个年轻人成立了河南农管家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每人负责一个村,精耕细作,专门做农业服务。
刘天华在托管土地过程中,也为脱贫攻坚贡献了力量。刘天华为贫困户提供托管服务,种子、农药不加价,耕种收都免费,去年他贴补进去20多万元,今年估计得超过30万元。“钱挣多少算多啊,让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不是更好嘛!”朴实的刘天华说。
新农民要学会“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李运海
种一季花生,能赚多万元?汝州农民石新庚说:“能!”
44岁的石新庚是汝州市纸坊镇石庄村人,曾经打过工,跑过销售。年他到湖北省襄阳市流转汉江旁的滩涂地30亩种蔬菜。因流转价格低,种菜成本也低,他收获颇丰。
年,汝州人陈耀全培育出高产花生新品种“益花一号”,平均亩产达公斤以上。石新庚获知这一消息后,就在汉江旁流转滩涂地试着种植50亩“益花一号”花生,当年就赚了10多万元。
尝到了甜头,石新庚也有了信心。“益花一号”今年8月被列入国家花生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项目。石新庚今年果断流转滩涂地亩种“益花一号”花生。今年花生喜获丰收。
今年会赚多少钱?石新庚算了一笔账:每亩地流转费60元,陈耀全给的包括种子、肥料、农药等费用每亩元,播种、收获等成本每亩近元。这样,一亩地的成本是元。陈耀全以每斤3元的价格回收花生,每亩地总收入是3元,净收入能达元以上。亩花生,至少能挣万元。
种一季花生为什么能挣这么多钱?“关键是及时掌握信息,并有效地利用信息”。石新庚说,作为新农民,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如果像盲人摸象,只能赔钱。农民只有及时掌握信息,综合分析判断,知道种什么、怎么种,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挣到钱。
“甜蜜的事业”更甜了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刘红涛
9月20日,在长葛市佛耳湖镇岗李村,村民们忙着收购蜂蜜、加工蜂蜡,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