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镇原通免费
金秋时节,在武沟乡渠口村的塬面山沟到处是一片花的海洋,群众提着袋子,带着草帽,穿梭在万寿菊花丛中忙采摘,一派繁忙的景象。
为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今年,武沟乡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种植万寿菊亩,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益,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家住渠口村的贫困户刘炳洲放弃在外打工,在家承包60多亩地,共种植万寿菊90亩。刘炳洲告诉记者,“作为农民种啥能挣钱,一直是困扰我的一个难题。现在传统粮食作物收购价低、行情又不太稳定,所以一年到春播时我就犯难。
根据合同规定,万寿菊的保护收购价是每公斤1元,给广大花农吃了定心丸。农民刘炳洲开心地说:“现在摘了4亩,交了大概多块钱,通过算账,我这90亩地,光头茬可卖5万元,根据公司技术员说,高产在2-3茬,大概能摘5-6茬,照6茬算,这90亩地大概可卖30万元。”
辣酱妹19(←长按复制)
点击下方写留言发表你的看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