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俗话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节
即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
在这一天
家家户户熬腊八粥、喝腊八粥,腌制腊八蒜
过了腊八人们就陆陆续续的开始准备年货
高高兴兴迎大年
一岁之末为“腊”
“腊者,接也”
意为新旧交替、辞旧迎新
那么在这个辞旧迎新节点上
有哪些关于腊八节的知识是你不知道的呢?
1、腊八节源于古时代的腊祭
腊祭是祭祀和农业有关的神,是一种农业祭祀,在对农业重视的古代,当丰收来临之时,人们庆丰收都要感恩万物神灵的庇护,举行隆重的答谢典礼,又称为大腊。祭祀结束后人们会用黍糜煮粥喝,庆丰收欢度腊八节。
2、腊祭是五神祭典
腊祭是年末祭祀五路神的活动,包括户、门、路、灶、土等神,在东汉时期,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是腊祭的时间,日期不特定但是都在每年的十二月,腊月也因此得名。
南北朝时期,确定了腊月初八为腊日。宋代时期腊八粥已经开始盛行,当天寺庙会进行赠粥活动,明清时代,腊八当天民间喝粥也已经成为习俗。
并且人们把腊八看得很重要,提前一天晚上就开始准备煮粥的食材,还会摆佛字或者福字,祭拜过祖先和佛像才可以进食,当时人们煮粥的食材都已经很丰富,粥中会添加花生、瓜子、桃仁、糖类等。
3、腊八施粥这一习俗可追溯至清朝
腊八施粥这一习俗可追溯至清朝,这一天,雍和宫举行隆重的腊八盛典。在农历的十二月初一开始,清朝内务府将腊八粥所用的红米小枣及各种杂粮干果在库府备齐。腊月初八开始,以各种谷物与干果煮粥供佛,每年的腊八要熬五口大锅的粥。第一锅供奉于佛前,第二锅献给谁?朝廷。第三锅给王公大臣,第四锅送文武官员和地方官吏,第五锅给本寺僧众,剩下的粥和在一起,分发给京城百姓。每逢腊八,在雍和宫用大锅煮食腊八粥。
而今年的腊八与往常不同
腊八节遇上了警察节
这样特别的“相遇”
让本就不平凡的日子
变得更加有意义
从不知他们的名字
但当需要帮助时他们总会及时出现
他们以警之名守护人民
让我们向每一位人民警察致敬!
文章综合自:新华网、中国新闻网、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