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花生白绢病青枯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生特点和
TUhjnbcbe - 2024/6/19 1:14:00
北京看白癜风权威医院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

花生主要土传枯萎性病害主要有白绢病、青枯病、根腐病、茎腐病、冠腐病和烂果病。除了青枯病是细菌性病害之外,其它的都是真菌性病害。

一、花生白绢病、青枯病等土传病害的分布区域和发生特点

1、花生白绢病

(1)花生白绢病,又名白脚病。在我国广大花生产区都有发生,一般在南方花生产区发生较多,北方花生产区发生较少,由于全球变暖,老百姓花生种植密度都过大,近年来白绢病在河南、山东和辽宁都有大发生。多雨潮湿的年份,白绢病的危害更为严重,造成植株大量枯死。

(2)白绢病多发生在花生生长的中后期,受害病组织初期呈暗褐色软腐,条件适合时,菌丝迅速蔓延到花生近地面中下部的茎杆以及病株周围的土壤表面,形成一层白色绢丝状的菌丝层,菌丝比较粗壮像绢丝一样,所以叫白绢病。

(3)在病部腐烂,皮层脱落,仅剩下一丝丝的纤维组织,易折断;受侵染病株地上部萎蔫,随后枯死;除了侵染茎基部,也侵染荚果,荚果脱落在土壤中,荚果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就是腐烂了;另一种情况是不腐烂,而是会早发芽,这就是我们收货时为什么会发现地里有这么多的自生苗。

(4)白绢病是个高温高湿的病害。湿度比较大的时候,土表的菌丝会生长的很快,病部迅速扩展蔓延到周围的健康植株,导致田间植株零星或者成片枯萎死亡,造成产量损失5~80%,甚至绝产。河南有农户去年收了11袋花生,今年因为白绢病只收了2袋花生,白绢病给农户完成了很严重的产量损失。

2、花生青枯病:

花生青枯病主要流行中国、印尼、非洲中部和越南等地区。在我国主要发生在南方和长江流域地区,河南南部、山东临沂、日照等地也有发生。

花生田块发病轻者减产20%-30%,重者减产50%-80%,甚至颗粒无收,在以前花生青枯病被称为花生的癌症。经调查,青枯病发生区不断扩展,湖北襄阳、巴东、竹山、四川成都、宜宾等地区也比较厉害。

3、花生根腐病

南方和北方花生产区均有发生,苗期或者成株期危害,幼苗感病就会死亡,成株期感病侧枝或者整株死亡。湖北襄阳尤其严重。

4、花生茎腐病

花生茎腐病主要发生在我国北方,在山东、江苏、河南、河北、安徽、陕西等产区有发生,

花生苗期或者成株期危害较为厉害,其实整个生育期都可能发生,幼苗感病后发病死亡,成株期感病侧枝或者全株死亡。

5、花生冠腐病(也叫黑曲霉病)

南北花生产区均有发生,播种出土到成熟都可受侵染,还未出苗就开始侵染。不过近年来苗期发生比较严重,主要危害茎基部、子叶,茎基部腐烂容易断裂。尤其是土壤潮湿的情况下,病部丛生黑色霉层。

6、花生烂果病

南北方均有发生,在山东、江苏、河南、河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海南等产区均有发生。成熟过程或收货前大量发生,而且近些年越来越严重。

这个病有一个潜在的威胁,因为病害发生在地下危害,在植株上部轻易发生不了,而且烂果病发生的非常快,一个星期就能导致花生的果实腐烂,所以它具有一种潜在的威胁。

二、花生白绢病、青枯病等土传病害的防控技术

花生土传病害的一般防治措施:应用抗性品种;合理轮作;田间水分管理(管理和排水);种子处理(拌种);化学防治。

1、花生白绢病的防治措施

抗病品种:国内目前没有系统抗性鉴定,一些品种被报到表现出一些田间抗性,比如中花16、白沙等。

化学防治:(1)土壤消毒:70%甲基硫菌灵加细土拌匀后撒于土壤中,可降低土壤病菌基数。

(2)拌种:2%戊唑醇、25%咪鲜胺、25%咯菌腈和25%醚菌酯拌种,均具有一定的防效。

(3)生长期防治:噻呋酰胺悬浮剂40g/亩、12.5%苯醚甲环唑等喷施。

(4)防治时期和方法:开花下针期喷施一次,间隔2周或4周再喷施一次。茎基部喷雾或者灌根。

(5)防治是在早晚进行,因为这个病害发生在中后期,花生田间郁闭,而白绢病主要发生在茎基部,最佳施药的时间在每天一早一晚,这个时候叶片闭合,喷施好着药。

(6)农业防治:种子管理:无病田留种,收货后及时晾晒种子;深翻土壤,减少土壤表菌源;及时排渍,降低田间湿度;与非寄生作物进行至少两年以上轮作;及时清理病株,收货后清楚秸秆和落叶;减少播种量,高密度种植会增加白绢病的发病率。

2、花生青枯病的防治措施

(1)种植抗病品种

(2)水旱轮作

(3)与非寄生作物长期轮作

(4)拌种

3、根、茎、冠腐病的防治

药剂拌种,利用咯菌腈、迈舒平、亮盾、0.3~0.5%多菌灵等可以减轻由镰刀菌、立枯丝核菌等引起的苗期根、茎和冠腐病。

拌种后,可以提高花生出苗率、保苗率;拌种提高了花生单株生产力,增加饱果率,百果重和荚果饱满度。

种子管理(收获、晒种、保存):种子及时收获、晾晒、安全储存;留种花生切勿受水淹;留种花生应该充分晒干,储存期间防止霉变。

农业防治:适时播种,平均气温在15℃;避免播种过深;及时排涝。

4、花生果腐病的防治措施

(1)筛选并应用抗烂果病的品种;

(2)发病初期,使用根腐灵倍、50%多菌灵倍等喷施或者灌根;

(3)穴施绿僵菌固体制剂;

(4)农业防治:冬前土壤深翻;播种前使用石膏50-kg/亩,或者荚果成熟期,石膏10-20kg/亩撒施于结果部位的地面上。

总之,要想花生获得高产丰收,花生的土传病害就需要综合防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同时因地制宜的防治花生的土传病害。

1
查看完整版本: 花生白绢病青枯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生特点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