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是我国的重要水果,栽培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大,其种植面积占全区水果总面积的85%,土栽品种为水涨和赤壳。经过多年观察,风梨穗龙眼结果习性好,品质优良,并进行较大量繁育推广,已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关于龙眼的结果树栽培技术也是广大龙眼种植朋友比较关心的问题,那么如果正确管理龙眼的结果树呢,小编总结在下面的文章中:
1.施肥管理
(1)花前肥。在2月施用,目的是促进花穗发育,提高花穗质量。每株施尿素0.3~0.6千克、过磷酸钙0.3~0.6千克、氯化钾0.2~0.4千克,或复合肥1.0~1.3千克,最好结合施用适量的腐熟有机肥。在树冠滴水线附近开深约20厘米、宽约20厘米的施肥沟,施后覆土。此期不能施用过量氮肥,否则容易引起“冲梢”。
(2)壮花保果肥。花期至第一次生理落果期(3~4月)施下,按株产40~50千克果计,每株施鸡粪20千克(或复合肥2千克)、尿素0.5千克、氯化钾0.5千克。花量大的植株宜早施多施,花量小的植株迟施,树势壮旺而花量小的植株可少施或不施。壮花肥不要偏施氮肥,以免花穗徒长。
(3)壮果肥。一般在6月施入,以促进果实发育。施肥量应根据植株当年结果量、树势、树龄、土壤条件等因素施用,例如一株挂果25千克的树,应分次施用土施复合肥1.5~2.0千克(或麸水50~千克)、氯化钾1.0~1.5千克,第一次在5月中下旬,第二次在6月下旬。
(4)采果肥。采果前后施用,以恢复树势,促进秋梢生长般在采果前后(8~9月)施下。如生产50千克果实的植株,可施花生麸2.5千克、尿素1千克、过磷酸钙0.8千克、氯化钾0.8千克。在树冠滴水线附近开环沟或放射沟,沟深20~40厘米、宽约20厘米,施后覆土。采果肥最好分次施。第一次(采前肥)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即采果前10~15天)施,应重施有机肥,如腐熟禽畜粪或饼肥。
以挂果50千克的树促发2次秋梢计算,每株可施花生麸水千克(含干麸3~4千克)或鸡粪20~30千克的粪水,及复合肥2千克、尿素0.5千克;第二次(壮梢肥)在新芽萌动时,以钾肥为主,氮素适量,施复合肥0.5~1.0千克、氯化钾肥0.3~0.4千克、尿素0.2千克,树势壮旺的可不施氮肥;第三次肥在新梢转绿时,施复合肥1千克、过磷酸钙2~3千克、钾肥1.0千克,使第二次秋梢及时抽生,生长充实健壮。
(5)根外追肥。在龙眼抽梢期、抽穗期、幼果期可采用根外追肥法施肥,迅速补充树体养分和预防缺素症。常用的肥料种类和浓度:光合细菌肥(按说明书使用)、尿素、0.2%~0.5%磷酸二氢钾、0.05%~0.10%硼砂、0.05%~0.10%钼酸铵、0.1%~0.2%硫酸锌、0.1%~0.2%硫酸镁、天然有机提取液或接种有益菌类的发酵液,添加一些腐殖酸、藻酸、氨基酸等配制的叶面肥料,每隔15~20天叶面喷施1次。为了节省人工,可与喷药防治病虫害结合进行。
2.培养适时、健壮的秋梢结果母枝
(1)放梢时间。培养适时、健壮和充实的优良秋梢是龙眼丰产稳产和优质栽培的关键技术之一。秋梢适期抽生,则花期适时、花量适中、花质好、坐果率高,可获丰产。生产上健壮的秋梢结果母枝要求充分老熟,枝梢粗度0.6厘米以上,长度厘米,节间较短,叶片正常、厚而充实,没有受病虫害严重为害,生长良好。不同的品种、树龄、挂果状况、气候条件和栽培区域,龙眼秋梢抽生期和抽生次数不同,放梢时间也不相同。秋梢从抽出到老熟,一般需要50~60天。采果后放2次秋梢的,第一次秋梢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放出,第二次秋梢可在10月中旬放出,11月下旬至12月上中旬老熟。
(2)施足攻梢肥。丰产龙眼树,开花和果实发育期消耗了树体大量的养分,为了尽快恢复树势,培养出适时优质的秋梢结果母枝,采果前后要合理施好攻梢肥。
(3)及时灌水和喷药防虫。秋旱会影响秋梢萌发生长,因此应及时淋灌水,保证培养适时、健壮的秋梢结果母枝。同时,应做好防治蒂蛀虫、龙眼亥麦蛾、龙眼角颊木虱、尺蠖等害虫为害龙眼秋梢。
(4)合理修剪。采果后修剪是全年最重要的一次修剪。树势较壮或低龄结果树,肥水条件好,则应在收果后立即进行修剪,促进秋梢及早萌发,放2次秋梢;树势较弱或当年挂果过多、生长势弱,收果后应尽量保持叶片,防止阳光曝晒树干造成伤害,待开始抽出秋梢或秋梢叶片转绿时(8月下旬至9月上旬)再进行修剪;当年无结果的树,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夏延早秋梢抽生期进行修剪。
栽培管理条件较好的果园,修剪后保留有效秋梢结果母枝的数量,以低龄结果树在树冠外围每平方米内控制13~15条,成年结果树则在18条左右为宜。修剪方法是先剪去枯枝、衰老枝、病虫枝、内膛枝和疏去过密的弱小枝条。对果穗基部的密节部位“龙丫头”,一般在收果时剪除,减少抽生枝梢的数量,若留下的“龙丫头”已抽生新梢,可适当疏去过多过密的枝条,使留下的枝梢生长强壮。要求修剪后大枝结构合理,枝条分布均匀,通风透光良好。
3.控制冬梢萌发,促进花芽分化
秋梢结果母枝老熟后,如遇深秋冬初气温较高又有适当的水分,11月至翌年1月下旬容易萌发冬梢,冬梢的抽生消耗了树体内大量养分,不利于龙眼花芽分化前营养物质的积累,影响翌年的开花结果。冬梢的抽生又延长了枝梢营养生长的时间,必然伴随着花芽形态分化整个进程的推迟,特别是花穗发育过程中,容易产生“冲梢”。控冬梢促花的主要措施是在适时放梢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通过农艺措施和化学调控措施来达到控制冬梢萌发和促进花芽分化的目的。
(1)适时抽放秋梢。要根据品种、地区和放梢次数等情况,合理安排好放秋梢的时间,使末次秋梢抽生适时,不致过早老熟而萌发冬梢。一般10月中旬放好秋梢。
(2)深翻改土,控制肥水。末次秋梢转绿老熟后1个星期(12月中旬),可结合扩穴改土,切断部分根系,抑制吸水吸肥能力,达到控制冬梢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在11~12月不能施肥灌水。
(3)药物控梢。目前生产上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有多效唑、乙烯利、B及各种控梢素。在末次秋梢老熟时(11月底至12月初)喷化学药剂控杀冬梢,可有效地控制冬梢萌发促进花芽分化。具体使用浓度和方法见表7-1。生产上一般隔20天左右喷1次,共喷1~3次。龙眼对乙烯利反应比较敏感,使用乙烯利时,50千克水加40%乙烯利不要超过50毫升。
(4)环割或环剥。在11月中下旬,末次秋梢老熟后,对低龄壮旺结果树的主干或主枝进行环割或环剥,控冬梢促花效果好;但弱树不适用,久旱或低温时要慎用。因此,要掌控好环割及环剥的程度与植株生势的关系,避免造成叶片失绿变黄和部分落叶。
(5)防花穗“冲梢”与培养优良纯花穗。春季低温条件对花芽分化结果影响较大,由于低温程度的不同,可分别出现纯花穗或花带叶“冲梢”花穗。防止“冲梢”,可在冬季通过松土断根控水控肥,或在3中旬花穗现蕾期、花穗长约5厘米时喷1次龙眼丰产素或龙眼控梢促花素,也可人工多次摘除花穗红叶。
4.壮花保果,提高坐果率和果实品质
(1)合理施肥。在花器官发育期,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施好壮花肥,5月中下旬至6月下旬施好壮果肥。另外,可用0.2%~0.3%磷酸二氢钾、0.1%硫酸锌、0.1%硫酸镁等,每隔15~20天喷施叶面肥。具体施肥方法见本节“施肥管理”部分。
(2)创造良好的授粉受精条件。龙眼雌花经过授粉受精后才能发育成正常的果实,放蜂或诱蝇授粉是最简便而有效的方法,一般5~8亩果园配置一群蜂。在蜜蜂缺乏的情况下,采用人工授粉效果明显。方法是早上雄花盛开时用湿毛巾来回轻拍收集花粉,然后把花粉洗入水中,反复几次,直至水呈微黄,即可喷于盛开的雌花上(注意这一过程应在半小时内完成)。
(3)保果壮果,提高坐果率。在雌花谢花后10~15天喷施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配制的“营养丰产素”、“果特灵1号”、“龙眼保果素”等药剂1次,隔20~25天喷1次,共喷2~3次,效果明显。雌花盛开期如气温超过30℃,或遇干热南风,可在上午8-10时或下午4~6时喷清水,增加湿度,有利于授粉受精。花期遇多雨天气,容易出现沤花,要及时摇树,将积聚在花朵上的雨水及凋谢的花朵摇落,降低花朵湿度,促使花药开裂,促进授粉受精。在谢花后10~15天对青幼年结果壮旺树进行环割保果,在主枝上环割至木质部即可。
(4)疏花疏果和套袋。为了使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保持相对平衡,达到丰产稳产,在结果大年要适当疏花穗,只保留70%左右的末次秋梢挂果,并使之在树冠上分布均匀。疏花穗在3月中旬左右、花穗主轴长达8~10厘米时进行。疏穗的原则与方法是:去上留下,即树冠顶部多疏少留,中下层少疏多留。去外留内,即树冠外围的花穗应多疏,树冠内部的花穗应多留。
去“龙”留“虎”,即疏除强壮枝顶端抽岀的早、长花穗“龙头穗”,保留短壮及生长中庸的“虎头穗”。去劣留优,对细弱穗、病穗及分布不合理的花穗全部疏去。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应进行疏果,主要疏除果穗上的病虫果、小果、发育不良果及过密的小果穗,使留下的果实发育正常。疏果原则是:弱树多疏,壮旺树少疏;树冠顶部多疏,中下部少疏;病、小、畸形果先疏,其他后疏。在第二次生理落果结束后可进行果穗套袋护果,套袋前清除病虫果、烂果,喷1次10%灭百可倍液加58%瑞毒霉锰锌0倍液防病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