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吉娜通讯员史军伟陈丽
“今年4月份以来,我们积极引导农民科学种植花生,全乡种了大约有来亩花生,由于今年雨水充沛,后期管护得也非常到位,单产和总产将再创新高,‘小花生’已经变成了前营乡农民致富的‘黄金果’”。10月7日,在宝丰县前营乡郜湾村花生抢收现场,该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吕跃红正在组织25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协调奔赴全乡生产第一线帮助农民抢收花生,确保夺取全年花生丰收。
据了解,前营乡历来就有种植花生的传统,25个行政村中,槐树岭、翟庄、郜湾等7个村属于半丘陵地区,因为土质的硒含量丰富,这里的花生皮薄有油分而且还脆,种植总量已经达到多亩。
“去年农民种植富硒花生尝到了甜头,花生收购时就提前留足了种子,不少农户种植面积都比去年有所增加。”乡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孙春阳说。“根据目前花生的长势和管理情况来看,平均亩产有望达到公斤以上,总产量达万公斤,按去年4元/斤的收购价格计算,亩收入元,总产值将达到万元。”
近年来,前营乡因地制宜,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大力实施“花椒之乡”“花生之乡”建设,走出了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农业发展路子。全乡以“村集体经济+公司+合作社+农户+贫困户”模式带动户农户发展花生种植亩,以“奖补”模式带动户贫困户发展花生种植亩。同时,该乡充分发挥基地示范引领和龙头带动的作用,乡农业服务中心无偿对花生产业的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努力实现土地叠加利用、农作物叠加产出、农民叠加增收的良好效果,结合宝丰县宝田农林科技有限公司花生深加工项目,不断做大做强花生种植、销售、深加工为一体的综合基地,进一步解决花生的销路问题,消除群众的后顾之忧。
“以前这块石旮旯的2亩土地,一年到头只能种点玉米来喂猪;现在流转给种植大户发展花生种植,每亩就能产0到元,还能长期在家门口上班挣钱,赚了!”正弯着腰刨花生的村民李留志笑着说道,每月多元的务工收入,加上土地流转金,一年下来就有3万元以上的收入。
“下一步,我们会在扛稳粮食安全责任的基础上,把花生作为特色产业进行重点发展,扶持好产业配套项目,带动更多的群众自主发展产业,稳定收入来源,助推乡村振兴。”该乡党委书记张远航表示。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