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不肯忙,秋后脸饿黄。”这是农民祖祖辈辈通过农业生产得出来的经验之谈,马上要到了春播花生的时间,很多农民朋友都在讨论,在种植面积相同的前提下,如何获得更高的产量?
在传统栽培过程中,农民朋友为保证花生产量与出苗率均以双粒播种为主,在花生生育中后期双粒播种的群体与个体矛盾突出,群体质量下降,造成产量降低。单粒精播有适宜的播种密度,可有效缓解群体与个体的矛盾,从而实现花生单产的提高。
但是随着重茬,化肥使用不当,病虫害等一系列问题,导致花生单粒精播的产量没有很大的提升。那么,目前如何更好的发挥出单粒精播的优势,成为很多农户最关心的问题。
一、注重选种和种子处理
1、选种
花生的单粒精播对于种子的要求很高,只有选用单株生产能力强的品种,才可以更好的保证整体产量。现在很多农户都在剥壳,距离播种还有一段时间,剥壳之后将花生种子摊开晾晒2~3天,从而更好的减少种子携带病原菌的数量,保证种子的活力。
2、种子处理
针对常发病虫害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拌种药剂来进行处理,对于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较多的地区,可以采用辛硫磷等药剂进行拌种,而花生茎腐病、根腐病或者白绢病等,可以通过多菌灵、甲基硫菌灵进行拌种。在拌种剂中也可以适量加入钼肥,对花生产量也有提升。
二、科学整地和施肥
1、整地
花生作为一种地上开花地下结实的作物,其根系生长情况、结实情况都与土壤的状态有着非常大的联系。冬前深耕是改良土壤情况的有效措施,可以结合实际轮作的情况每3年左右进行一次。在深耕的基础上进行旋耕以及耕地平整,在这个过程中清除明暗坷垃、作物根茬以及残存的地膜都垃圾,为花生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
2、合理施肥
化肥施肥不当对土壤环境很不利,我们可以适当减少化肥用量,增施有机肥,每亩施入有机肥公斤,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花生的根瘤菌可以起到固定氮素的作用,适当减少氮肥的用量,并增加磷钾肥的施用。建议每亩施用尿素15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以及硫酸钾12公斤进行施肥。
三、正确的播种方法
1、适宜的播期
春播花生没有特别明确的播种时期,一般5厘米地温稳定在15℃左右就可以播种了,但不建议提前播种。由于春季气温不稳定,提前播种一但遇到低温或下雨的情况,容易出现出苗率下降,或者开花结果期分散等情况,对于提升花生产量和品质十分不利。
但是对于夏播花生的种植,则应在小麦收获之后进行抢播,尽量提前播种时间,土壤墒情良好的情况下就可以尽早播种。
2、适宜的播种密度
在起垄的过程中,保持垄距80~85厘米,垄高为13cm左右,同时也应保持垄顶的平整。穴距11~12厘米每穴播种单粒种子,并将播种深度控制在5cm上下。通过科学的起垄和密植,每亩地块可以种植花生1.4万穴。
四、田间管理
选择抗病品种,深翻深耕,拌种等都可以预防病虫害的发生,达到提升花生产量和品质目的。在花生结荚期,出现干旱情况,就会使花生结果畸形,而饱果期如果水分过多,又会产生烂果的现象。因此在花生的生长过程中,应该及时进行浇水或者排水处理,更好的保证花生的健康生长。
在花生盛花后期,如果发现有徒长,可以通过烯效唑等可湿性粉剂进行控旺。而防止早衰,可以在花生结荚期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
花生单粒播种的方法,相对来说,种子用量少,成本低,还能高产,但是在实际种植过程中一定要采用科学的种植技巧,才能发挥出单粒播种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