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开门七件事,你该知道的油品小知识
TUhjnbcbe - 2023/11/7 21:03:00

中国人有句谚语:「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本文将介绍食用油品的基本知识,从油品的性质、适合的烹调方式,到如何正确保存与使用,以及在家自行榨油的必要性与否等等,只要留意这些小知识,就能掌握全家人最平凡简单的幸福喔!

吃得健康「油」关系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油」和「健康」之间的关系,多半仅局限于「油是健康的大敌,少吃就对了」的认识;自出现了地沟油事件后,大家也开始关心食用油的成份、选购与保存,甚至自制油的必要性。

这些问题固然都与健康息息相关,但你知道吗?每种油品都有自己的属性,依据属性来烹调才是最根本的养生之道;再者,油腻腻的食物固然吃不得,但因为想减重而完全不摄取油脂的「无油人生」也绝非维持健康的最佳选项。

油脂的组成

油脂根据其化学结构的不同,可分为三种:

1.简单油脂由甘油与脂肪酸所构成的油脂,食用油品就是一种简单油脂,摄取后人体可自己合成以下两种脂肪。

2.复合脂类主要构成人体中的一些脂肪组成,如:磷脂质能形成脂蛋白。其实,天然的油脂中也含有复合脂类,只是在工业精制的过程中会把这类不必要的部分去除,精炼为成份较单纯的简单油脂。

3.衍生脂类还有一种脂类不含甘油和脂肪酸,很类似油脂的特性,结构却不同,胆固醇就是其中一种。

自己榨油可行吗?

很多家庭愿意尝试自行榨油,但有几个问题值得大家思考:

1.首先,榨油率很低,以花生油为例,一般家庭通常只能简单地研磨、过滤,不像工业制程能利用加热、提高压榨强度…等方式来释放更多油脂,所以不经济,许多能用的材料都丢弃了,还不如直接吃花生。

2.很多人选择榨猪油,因为猪油是最容易榨的油,只要干煎就可以把油逼出来,但猪油并非一种建议每天食用的油品,长期摄取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

3.再者,由于未经处理精滤的过程,自制油品中含有非常多的杂质未曾被过滤,或许它们对人体没有什么危害,但是在烹煮、保存过程中会产生什么变化,就无法得知,反而造成一些风险。

油品的安全处理是需要的程序

由于上述原因,油品的安全处理在目前的食品工业里已是一种必要的程序,因为刚榨出来的油含有高量的杂质,容易使油有怪味、悬浮物、甚至产生自由基,使油脂的质量下降,因此油品的安全处理是必须的程序。

油脂与生活的7种关系

在肥胖者日众,每10个人就有9个人在减肥、且有8个会失败的现代,油脂恐怕早已成为「全民公敌」,大家都不想与它沾上边。然而,医院营养师赖巧忆指出,适量摄取油脂还是有必要的,因为它与身体机能的正常运作息息相关,具有以下功能:

功能1:提供热量、储存能量

油脂每公克能产生9大卡的热量,相对于蛋白质和糖类来说,更经济且有效率,当人体对能量的需求很大时,油脂的摄取就显得相当重要,例如:婴儿的成长速度快,1年内体重就增加3倍,但胃容量却很小,因此母乳或婴儿奶粉中油脂所供应的热量就高达55%。另一方面,脂肪也会将身体用不完的能量加以储存,因此每增加约大卡就会多1公斤的体重。

功能2:提供必须脂肪酸

摄取油脂最重要而不可取代的目的,其实是为了获取必须脂肪酸,包括亚麻油酸和次亚麻油酸,所谓必须脂肪酸就是人体无法自行合成的脂肪酸,只要有这两种原料,人体就可以自己合成我们所需要的其他脂肪酸,而必须脂肪酸在植物油中含量最高,因此目前会以植物油为较建议的日常食用油。必须脂肪酸与人体的调节作用息息相关,作用与荷尔蒙类似,倘若不足会使皮肤结构受伤,容易失去水分而干燥。

功能3:携带脂溶性维生素

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功能,脂肪会携带脂溶性维生素A、D、E和K进入小肠,以利吸收,因此,倘若缺乏油脂的摄取,也会造成维生素A、D、E和K吸收量减少。

功能4:阻隔和保护功能

油脂能形成脂肪,存在于内脏外围,具有衬垫般的保护效果,走动或碰撞时,能作为缓冲,防震并减少伤害。另外,皮下脂肪则有御寒的作用,可以隔绝和保护内部器官免于受伤。当体脂肪耗尽时,坐下或躺卧都可能感到疼痛,皮肤对低温会特别敏感,连室温下都觉得寒冷。

功能5:形成人体构造并具有调节的作用

像先前所提及的复合脂质「磷脂质」、「胆固醇」就是细胞膜和脂蛋白的组成要素,适当的胆固醇可以帮助发育和生长,构成胆汁、胆碱,也和合成维生素D及荷尔蒙有关,因此,常有女性减肥减到停经、荷尔蒙失调,正是忽略了油脂摄取的重要性。

功能6:增加饱足感

油脂可以减缓胃部食糜的排空速度,提升饱足感,因此,减重时期会感到非常饥饿,摄取低油饮食可能是原因之一。

功能7:对食品来说能提供风味

许多香料都是脂溶性的,必须溶在油里,才有办法把香气带进食物里,例如:将调味料放进油里煎过,会散发出浓郁的香味,因为脂肪会将香气带进味觉和嗅觉细胞,然而,如果先把食物调理好再加入调味料,就没有同样的滋味了。

油脂怎么吃才健康?

油脂的摄取如果过量,会形成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有害健康。但摄取不足也会产生一些风险,轻微的如:便秘、皮肤干燥、免疫力下降,严重时则造成胆固醇的代谢受到阻碍,使胆固醇过高,甚至堆积在肝脏,形成脂肪肝;或是无法合成荷尔蒙、雌激素,引起内分泌失调。此外,缺乏脂肪也会使新生儿发育迟缓,所以摄取适量的油脂是很重要的。

如何摄取油脂才算适量?以一般健康成人来说,每日热量的摄取,油脂约占30%的比例即可。其中,多元不饱和脂肪酸要小于10%,单元不饱和脂肪酸达20%,饱和脂肪酸则要小于7%。

以每天卡热量为例,多元不饱和脂肪酸要摄取约1汤匙(15g),单元不饱和脂肪酸约2匙半(40g),饱和脂肪酸不要超过11g(相当于2两的低脂红肉类,1两约3个手指大小,或㏄的全脂鲜乳)。要达到此标准其实不难,日常饮食尽量选择低脂肉类、低脂奶,烹调用油选择单元或多元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用油,就可差不多达到标准。

饱和?不饱和?各种油脂比一比!

选择使用哪一种油来烹调,主要是根据烹调方式与油品的属性而定。至于油品的属性该如何分辨?可以依据它们的来源和饱和度来区分。

第1类:动物油

1、种类:猪油、牛油、鸡油、乳油…等动物性油脂。

2、特性:饱和脂肪酸占20%以上,属于饱和油脂,溶点较高,在室温下呈现固体状。

3、适合烹调方式:安定性高,耐高温,较不容易发生氧化、劣化的现象,因此较适合用于油炸。

4、对健康的影响:因为吃进劣化的油可能会有致癌风险,因此,较长时间高温油炸时,使用动物油相对较为安全。然而,动物油吃多了也会使胆固醇增加、造成血管阻塞,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以营养学的角度来看,完全不建议民众经常食用这种油脂。

第2类:植物油

植物油又可区分为两大类:单元不饱和植物油和多元不饱和植物油,以下分别介绍。

多元不饱和植物油

1、种类:大豆油、葵花油、葡萄籽油、玉米油、南瓜籽油等植物性油脂。

2、特性:含Omega-6、Omega-3脂肪酸,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占20%以上,属于不饱和油脂。

3、适合烹调方式:多元不饱和植物油建议不要过多高温烹煮、油炸,也不宜长时间重复使用。

4、对健康的影响:不饱和油脂较不易引起心血管疾病,且Omega-3系的多元不饱和脂肪酸是现代饮食容易缺乏的,可降低三酸甘油脂、保护血管,也可以帮助脑部发育。

单元不饱和植物油

1、种类:橄榄油、苦茶油、芝麻油、花生油、芥花油、菜籽油及红花籽油等植物性油脂。

2、特性:含Omega-9脂肪酸,单元不饱和脂肪酸占60%以上,亦属于不饱和油脂。

3、适合烹调方式:稳定性较多元不饱和植物油来得高(但比饱和油脂低),同样不适合长时间高温烹煮。一般说来,不饱和油脂发烟点低、较不安定,不适合用于高温烹煮,但其中「红花籽油」的发烟点却相对较高,基于健康的考虑可作为短时间低温油炸之用途。

4、对健康的影响:和多元不饱和植物油一样不易引起心血管疾病,且可降低坏的胆固醇(LDL-C),保留好的胆固醇。

植物油中的例外:椰子油、棕榈油椰子油、棕榈油虽然也是植物油,但和动物油一样属于饱和度较高的油脂,油质较稳定、适合用于油炸,可是同样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不适合作为一般日常食用油脂频繁地使用。

第3类:水产动物油

1、种类:鱼油、鱼肝油

2、特性:是动物性油脂中的例外,为多元不饱和油脂。

4、适合烹调方式:不适合用于烹调,非食用油,而经常作为一种保健食品食用。

4、对健康的影响:含必须脂肪酸,如:EPA、DHA,有抗发炎、增进脑部系统发育、预防心血管疾病、调节免疫系统等优点。而鱼肝油又和跟鱼油有些不同,所含维生素A和D较多,与保护眼睛和维持骨骼代谢较为相关。

聪明选择家庭用油

每天烹调的方式都不相同,这么多种油当中,该如何抉择?高彩华教授与赖巧忆营养师提供妈咪们以下建议:

1.可选择两种油视情况使用,一种是多元不饱和油脂,一种是单元不饱和油脂,前者可用来做低温的拌炒,后者则用来做较高温的烹调,如:煎炒、低温油炸…等,红花籽油是不错的选择。

2.最好都买小包装,2?3个月用完后,就换不同种类的油脂使用,如:这次用葵花油、下次选大豆油,如此可避免某些必须脂肪酸摄取不足的问题,因为必须脂肪酸大部分是从植物油而来。

3.即使一次只用一种油也没关系,因为一般家庭烹调即便是油炸,也不会像外面摊贩一样炸得时间太长、重复使用太多次,所以偶尔使用植物油来做短时间的油炸也什么没关系。

4.其实每种油本身的风味不太一样,可依据自己的喜好做选择,像有些人就特别喜欢干面拌苦茶油的香气。

安全使用「油」技巧

影响油质的4大敌人:空气、温度、光、催化氧化反应的金属。

1.烹调时油温不要太高,约介于°C?°C之间比较恰当。

2.油锅不要太大,油脂和空气的接触面太大也会加速氧化反应,因此使用深度较深、口径较小的锅子,理论上会比广口的锅子来得更好。

3.尽量不要让水混入油锅中,因为水会带入氧气,同样会加速油脂的氧化现象,使油质劣化得更快。

4.油炸过程中尽量一边把面粉、食物残渣捞起,因为这些物质也会和热油起反应,让油酸败的情形更严重。

5.不要在感觉油质不好的情况下,再加入新鲜的油进去稀释,这么做会让新鲜的油也跟着劣化,所以换油要一次整锅换掉,和鱼缸换水不一样喔!

6.避免使用铜或铁材质的容器来盛装油脂,因为铜、铁可能释出促氧化物质,产生氧化作用。

7.若购买较大包装的油品,最好能用一个小塑料瓶将油盛装出来使用,大包装的油则放置于阴暗凉爽处保存,避免光照与高温。

8.不要将油品放置于热源(如:火炉)旁边,温度升高也会加速油劣化的速度。

9.盛装油品的容器必需能够密封,尽量不要与空气接触。

10.油在质量良好的状况下是可以重复再次使用,但最好不要隔夜使用,因为旧油里头的杂质会不断产生氧化作用,尽量当天用完比较好。

1
查看完整版本: 开门七件事,你该知道的油品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