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化隆
TUhjnbcbe - 2021/8/10 21:08:00
查一份资料,说化隆回族自治县名字的来历是因为县域内有“化隆谷”,“隆”似乎有“龙”的谐音存在,喻示此处有龙生焉,极其祥瑞。但我对“化隆”一词的理解更愿意以《古代汉语词典》为根据:“化:自然界的生物。‘鼓之以雷霆,奋之以风雨,动之以四时,暖之以日月,而百化兴焉。《礼记·乐记》。’”“隆:兴隆,兴旺。‘方当盛汉之隆,愿勉旃,毋多谈。《报孙会宗书》。’”即:万物兴隆。

我先看见夏琼寺上空大群的红嘴山鸦。红嘴山鸦最突出的特征是那稍稍弯曲的朱红色嘴巴,如果细看,会发现那嘴巴如同蜡制,细腻、温润、匀均,红色光彩自内散出。它的爪子自然也是红色,但没有嘴巴的红那样亮丽。天蓝,云白,七月的远山近水又晕染黛绿,红嘴山鸦在天空就格外醒目。如果不在乎人们对黑色鸟类的成见,鸟的一身黑羽其实也漂亮,换不同角度去看,所谓“黑”并不完全是黑色,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蓝绿色金属光泽。它们在高空鸣叫、盘旋,然后落在山崖上栖息。那面山崖陡立,长一些低矮荒草,修有栈道。红嘴山鸦在附近寻找植物种子和虫子做食物,然后在山崖上筑巢,养儿育女。红嘴山鸦是典型的一夫一妻制,且终身厮守。

山崖下是*河。河谷开阔,树木葱茏,如果是薄暮或者早晨,烟霭升起,漠漠如织。此刻,烟云俱净,麦田与村庄清晰可见。*河自东奔流而来,在这里弯曲出一个祝枝山的“天”字大草。这是*河在青海东部的大手笔,独一无二。山崖对面,连绵山脉随*河远去,莽莽苍苍。

夏琼寺就建在山崖上,一尊宗喀巴大师的金色塑像庄严耸立。夏琼寺古老,久有名望,是宗喀巴大师剃度的地方。现在,殿宇在午后的天空下闪烁出金色光芒,僧人的庄廓伏在半山腰,鳞次栉比。空气里,是酥油、柏香、糌粑的芬芳。西海菩提树正在开花,白色细碎的小花聚集成云朵模样漂浮枝梢,如白云出岫。花坛里,大花马齿苋生机勃勃,万寿菊如*金翠锦。来朝拜的人躬身,手持念珠,虔诚肃穆。一株菩提树下,四位身着藏服的老人坐在垫子上休息,看皮肤便知他们来自远处。一位老人穿白绸印白花的衬衫,大襟样式,金色圆珠扣子,深咖色藏袍,黑色布鞋,花白的头发梳成辫子垂下,老式的金色耳环,手持菩提子念珠。她的脸上虽布有老人斑,但肤色健康、白皙。她的衣服同样洁净大方,没有一路而来的风尘。禁不住多看他们几眼。神情慈祥,眼神洁净,能想象到他们心性的清澈明净。

偶尔有流浪狗跑过,不惧人。

向南走,*河边上,在一个名叫安达其哈的村庄,见到杏树。杏子已经成熟,无人采摘,杏子自己挂在枝头,有点不好意思。路旁地头的杏树,是尚未改良的古老品种,杏子小,没打农药,虫子啮出小洞出出进进。摘几枚来尝,酸而甜。靠近农家院墙的杏树,显然经过嫁接,杏子大而多,一树红*相间,望之如火。

安达其哈也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村庄,史前文明曾在此处发现。陶器、谷物种子、石制的生产工具、地穴、灶坑,无不说明几千年前这里就已经有人类繁衍生息。后来的烽火岁月,又建城筑堡,征战不断。现在,城堡的墙体虽已残损,可是顽强生命依旧生于其上,苔藓、青草、蜗牛、甲虫……蜀葵开出大花,金盏菊擎起金杯。这一方焰火息壤,生命如此延续,繁盛兴旺。

比起青海其他地方,这里海拔低,正是盛夏,阳光强烈,空气闷热。行走时,见到木栈道顶端板缝里结出蘑菇似的白色一团,近看,却原来是胡蜂蜂巢。第一次见如此形状的蜂巢,贝壳雕刻的艺术品似的挂在那里,细瞧,顶端的巢眼里,正有胡蜂爬出。小时候没有领教过胡蜂的厉害,单看它的细腰和尖锐螫刺,就知蜂*不一般。不敢招惹,看一眼就撤。

安达其哈的花海沿*河北岸铺开。月季大如婴儿面庞,鼠尾草花穗高举,鲁冰花清秀淡雅,万寿菊、金盏菊和百日菊连缀成片,灿如烟霞。更多的马鞭草绽放紫蒲色花朵,一直向*河蔓延过去,宛如薰衣草田。

花海那边,便是*河。此时河面宽广,河水宁静清澈,几乎不像*河,然而它就是在中华大地上曾经咆哮怒吼的*河。近河岸,浸手入水中,河水冷冽清爽。河心应该有红鳟鱼的,只是看不见。岸边芦苇丛里,大苇莺“呱呱唧”、“呱呱唧”地叫。芦苇边的青杨树上,戴胜鸟女王似的飞来飞去。

冬天,河面上有天鹅自遥远的俄罗斯飞来,它们游弋、嬉戏、恋爱。去年,居然有火烈鸟越洋而来,引得观鸟人士兴奋不已。火烈鸟大部分时候生活在热带,它们飞越万水千山,到青藏高原安家落户,大约也是首次。

这里到底万物兴隆,未来可期。

作者:李万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化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