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种植花生病害要提前预防,这些措施一定要掌
TUhjnbcbe - 2023/9/24 20:57:00

花生在整个的生长过程当中,会受到各种病害的侵袭,严重的影响产量,而一些农民因为对花生出现的病害没有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往往到了大量的发生才进行管理,但是由于花生的病害正值高温多雨的季节,花生病害蔓延的非常的迅速,往往因为得不到及时的防治而造成花生的大量减产,造成花生减产的病害主要有叶斑病、褐斑病、斑病、茎腐病、根腐病、绢病,如何对这些病害做到合理的预防和防治,本章节将做详细的介绍。

()、首先是叶斑病包括褐斑病和斑病

1、褐斑病症状:间发较早,般在花初花期间即开始发病。主要危害花叶茎和叶柄次之。先在下部较叶上开始发病,逐步向上部叶蔓延,发病严重时在茎杆、叶柄等部位均能形成病斑。发病初期,叶上形成铁锈很的病班,以后逐渐变,叶正形成褐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1~10毫不-一的病斑。病斑边缘有明显的晕圈。病斑上常有暗灰霉层,病斑表常有粒。叶背病斑较淡。叶柄和茎上的病斑椭圆形,暗褐。

2、斑病症状:间发较晚,约在整花期间开始出现,主要危需叶和叶柄、托叶和基次之。发病多从下部较叶开始,逐渐向上部叶蔓延。发病初期在叶的正背两形成圆形暗褐斑点,逐渐呈现圆形直径约1-6毫的褐病班。病班较褐斑病,边缘较褐斑病整。病斑边缘开始有晕圈,以后因病斑扩变为褐不明显。每叶般约有病斑10个左右,严重时可达60多个,常相融合成不规则形,导致叶卷缩脱落。病班叶背有轮状排列的点。

3、叶斑病防治法。

(1)轮作倒茬花叶斑病的寄主较单,只侵染花,与其它作物轮作,可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轮作周期2年以上。(2)减少病源,花收获后,要及时清除间病叶,使有病株沤制的粪肥时,要使其充分腐熟后再,以减少病源。(3)选耐病品种在重病区易选开农63、豫花和豫花15号等耐病性牧强的品种。(4)加强管理增强植株抗病性,合理密植、科学施肥、采取有效措施,使植株健壮,增强抗病能。

(5)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当间病叶率达到5%-10%时,应开始第次喷药,药剂可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倍液或80%代森锰锌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倍-倍液或抗枯宁倍液或43%戊唑醇倍液或亩12.5%氟环唑悬浮剂20毫升,或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爱苗)乳油20毫升或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分散粒剂(百泰)16克等杀菌剂加叶肥,间隔10~15天,连喷2~3次,喷淋透。多温天注意抢在睛天喷药,如喷药后遇,要及时补喷。由于花叶

光滑,喷药时可适当加粘着剂,防治效果更佳。抗枯宁对褐斑病效果较佳,百泰、戊唑醇、代森锰锌对班病也有较好防治效果,多菌灵在叶斑病与锈病混发区不宜使。

()是茎腐病、根腐病

由于花连年种植,花根腐病、茎腐病等传病害成为常病害,发常普遍,危害较严重,特别是重茬地块,发逐年加重,严重影响了花的产量和品质。

1、危害症状花根腐病。俗称“尾”,各育期均可发病。花播后出苗前染病,侵染刚萌发的种,造成烂种不出苗,幼苗受害,主根变褐,植株枯萎;成株受害,主根根茎上出现凹陷条形褐病斑,根部腐烂易剥落没侧根或很少,形似尾。地上植株矮,叶,开花结果少,且多为耿果。

花茎腐病。俗称倒秧病、掐脖瘟。花前期和中期发病,叶先变腐烂,然后侵染近地的茎基部及地下茎,初为浸状褐病斑,后逐渐绕茎或向根茎扩展形成褐病斑地上部分叶变浅发,中午打蔫,第天恢复,严重发病时全株萎蔫、枯死。

2、发特点:花根、茎腐病在连作地块上发病重;层浅、砂质地、低肥得,花弱抗病差发病重;春播花,尤其是播种早的地块上根腐病发病重,苗期多阴湿度的年份根腐病发病重。地膜花根、茎、果病普遍发,般病株率达到3%~15%,严重的达到80%。

3、发病原因:壤带菌、种带菌、粪肥带菌是病害传播蔓延的内因。尤其是花收获季节,多连续阴天,花壳多有霉点,种带菌率利于该病发蔓延。

4、防治措施

(1)实轮作。轻病隔年轮作,重病轮作3-5年,与、等本科作物轮作,避免与、红薯套种、间种。(2)收好、管好种。做种的花要及时收获,及时晒,存放在通、爆处,防潮、防霉。(3)播种前种处理。播种前精选病种,晒种,同时进种处理,可种重量0.3-0.5%的50%多质灵可湿性粉剂拌种或2.5%适乐时种剂按药:种)进包。(4)深翻改。花收获后及时深翻得,以消灭部分越冬病菌,精细整地,提播种质量。

(5)抓好以肥为中的栽培管理。合理施肥,注意施净肥,增施腐熟的有机肥,追施草灰;整治排灌系统,提防涝抗旱能,后及时清沟排渍降湿;在花季节,及时除草,促苗早发,健壮,增强花抗病能。及时拔除间病株,带出外销毁。

(6)化学防治。花苗后,加强检查,发现病株后即防治,封锁中病株,每亩95%恶霉灵可溶性粉剂倍液,或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名绿亨6号杀菌王)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倍液灌根,间隔10天灌1次,连灌2次,上述药剂应交替使,一般防治效果可达95%以上。

(三)花绢病

1、组病主要危害花接近地的基部,使其脱软腐。被害部位出菌丝,丝并列形成组发收。其改危害侧枝。病死暗相,绕基、校圈后,该侧枝枯萎,其余茎叶正常。根和房也能受害,形成暗褐病斑,逐渐腐烂。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菌丝很快,并在菌丝中产形如菜籽的菌核。菌核圆形,颜由变,成熟时茶褐。被害组织只剩下纤维,拔易断。

2、防治法

(1)合理轮作。与薯等类作物实3年以上轮作。(2)深翻改。加强间管理,花收获前清除病残秧枝,收获后深翻地冬耕,减少间越冬菌源,下后及时排出地中积。(3)种处理。选霉变种作种。种量的0.5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

(4)播种及育期药剂防治。播种时每亩花应五氯硝基苯1公对细沙20公,施在播种沟内盖种。同时*死蜱颗粒剂或硫磷颗粒剂等防地下害。7中旬左右,发病前喷者50%腐霉利(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或50%扑海因-倍液防治,每株向根部喷兑好的药液-ml,发病初期还可24%噻呋酰胺(满穗))悬浮剂65-75ml配采喷淋浇灌,7天-10喷淋1次,连喷2-3次,防效果较明显。

1
查看完整版本: 种植花生病害要提前预防,这些措施一定要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