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花生的栽培,知道了花生对于土壤的要求,能
TUhjnbcbe - 2023/8/29 19:51:00

我们今天来说说花生对于土壤的要求,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多年高产实践表明,花生对土壤条件的要求是:上层深厚,土壤质地和土体结构良好。因为花生是深根作物,根系发达,在一定范围内,根系扎深随土层厚度而加深。土层深厚时,主根深扎2米左右,侧根和细根分生多,形成庞大的根系、土层越深厚,畜水保肥能力越强,形成强大的地下水库和肥库;同时根扎得越深,根量越大,从土壤中吸收的水肥也越多,抗旱耐涝的功能也越高。据试验和调查,土层厚度与抗旱防涝和产量水平有密切的相关性。

按土壤最大持水量为20%计算,亩产公斤荚果的普通丰产田,全土层厚度在一尺以上,可容纳70-80毫米的降雨,维持15天的需水要求;亩产公斤荚果的高额丰产方,全土层厚度1.2-1.5尺,可容纳90-毫米的降雨,维持20天的需水要求:亩产公斤荚果的高产田块,全土层厚度均在1.5尺以上,可容纳毫米降雨,基本可维持25天的需水要求有了深厚的土层,还必须有物理性状良好的土壤质地和土体构造,才能适应花生高产的需求。

据测定;表土耕作层以六沙四泥的沙质壤土为最好,容重1.2左右,毛管孔隙小,非毛管孔隙大,干时不板,湿时不粘,通气透水性能好,有利于果针入土和荚果膨大充实,也有利于根瘤菌的繁殖和活动;耕作层以下的心土层,以半沙半泥或四沙六泥的壤土或粘壤土为最适宜,容重1.3以上,总孔隙度比耕作层小,畜水保肥力比耕作层大,供水供肥稳妥。这种土质和土体,地温高,昼夜温差大,田间持水量适中,播种出苗快,花芽分化早,果针易入土,荚果饱满度高,掉果少,烂果轻,是适宜的高产土质和土体,群众称为“蒙金地”和“四季田”。

据观察,0-5厘米地温比黏性耕作层,五月上旬有效积温高20.8℃,前期有效花增多6%,饱果率提高10.2%如耕作层土质粘重,土性不良,可塑性变化大,根系生长和根瘤菌繁殖活动都受到抑制,荚果空泡或秕小,烂果增多难以高产;若心土层沙性大,土粒粗,漏水漏肥严重,营养供应失调,植株矮小或早衰,也难以高产。不应当把花生具有耐瘠耐旱和适应性强的特性,看成是不需好土壤的依据。

当前适宜花生高产的水旱轮作地和粮食高产田的面积较小,主要的还是丘陵山地石渣土和河流冲积沙土,包括花岗岩风化的马牙砂土、片麻岩风化的麻骨砂土、砂页岩风化的浆板渣土,以及丘陵之间局部淀积的砾质*砂土;还有河流冲积的白沙土*沙土、青沙土、淤沙土及飞沙土,以及*淮泛滥冲积的石灰性沙土等。这些土壤除丘陵山地土层较薄外,共同的特点是沙性大,土质粗,肥力低,蓄水保肥性能,差,既怕旱又怕涝。一般耕作层养分含量:有机质千分之三四,全氮万分之二三,全磷万分之四五。

尽管这些土壤的基础差,只要经过改良,就能变成好地,先丰产后高产。据在沂蒙山区开发试验,丘陵地深耕50厘米当年亩产达到3.2-5.3公斤,比浅耕的对照增产14.8%,第二年后效果更明显,比对照增产42.2%;河沙地压黏土厚度20厘米,当年亩产达到公斤,比未压的对照增产19.6%。

经过改良后,肥力提高了,蓄水保肥性能增强了,变成粮油轮作丰产田。对于土质粘紧、可塑性大的地,可以铺压河淤沙,实行土沙混合,结合深耕,便可改良粘结性,降低可塑性,增产十分突出。也可实行沙包垄的办法,使荚果结在沙中,这样用沙量少,增产效果也比较好,只要坚持每年采用,便可改良黏性土壤。

在丘陵山区,常有含磷酥石风化的绿线泥、*线泥,据化验一般含全磷千分之五六,有效磷万分之五左右,每方相当于4.7公斤普通过磷酸钙的含磷量,并且比同磷量的磷肥效果大,后效长,用来搬压黏性得,既改良土壤,又增加磷素。沙性地可搬压库泥、湾泥、沟泥和黏土,改良沙性,提高泥性。沙层过厚的“沙到底”和“旱龙道”地,结合深耕深翻,在犁底下垫压10-15厘米厚度的粘土,创造蓄水保肥层,增产潜力最大。花生对于土壤的要求我们今天就说到这里了,谢谢大家的观看!

1
查看完整版本: 花生的栽培,知道了花生对于土壤的要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