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魏鑫朱冠华CFC农产品研究
编辑丨小华
审校
浦电路研究员
今日郑商所花生期货放量下跌,点的跌幅创下了该品种上市当日之外的最大单日波动。
价格大跌伴随品种持仓的暴增。花生单边持仓从昨日的手增长至手,高峰期直接翻倍,成交量更是暴涨11倍。截至收盘,主力合约持仓量达到手。
天赋异禀的花生正式从一个不瘟不火的新品种,迈上了成为焦点品种的道路。
花生,是天生的焦点品种。
它既是一种油料,又不与三大油脂有那么强大的关联,在油脂上涨趋势中,颇有遗世独立的做派。花生直接食用和高端油料的属性,是主流大宗油料所不具备的;同时充满变数的外依存度,较宽的波动空间赋予其闻风即动的可能性。
花生既与别的品种有钩稽(同玉米争地,与红枣同食,和苹果共存),又能显示自身的特性,不可小觑。
对于此次突破,我们早有提醒。
在花生品种上市当日,我们在《首日合理吗?高了!》中就预测过花生价格向点以下回归;而上周一的《《新季花生种植情况与行情展望》——花生期货或终将下破关口》中,我们再次给出了价格下破的呐喊。
从基本面上看,此次的下跌是多种因素合力的结果:
1
现货价格持续走弱
数据来源:WIND
对盘面价格影响最深的因素之一是现货的颓势,而本轮现货价格自3月见顶,4月之后便开始持续走软。
虽然新季花生价格不完全由当下现货决定,但当下疲软的现货走势会对新季的收购价格奠定基调,盘面的高升水需要更强的支撑基础。
2
油厂库存来到高位
数据来源:我的农产品
自去年初开始的新冠疫情,带动了以家庭消费为主的花生油的销量。花生油销量剧增之下,油厂库存出现了缺口。
低库存与市场对于今年的消费的高预期,在前期抬升了花生收购价格的同时,也加快了油厂的收购速度。
然而实际上今年消费并不如预想的乐观,随着收购的持续和进口到港的增加,油厂花生库存快速累积。这使得当下收购出现了限量的情况,市场整体供应充足。
3
进口花生大量到港
数据来源:WIND
自非洲进口花生税收减免开始,苏丹和塞内加尔的花生米因为其高含油和低水分的特征,很适宜做油用花生。
去年以来高价格也刺激了进口商的进口热情。在进口价格不到的情况下,高利润也使得今年预期进口或能突破万吨。
由于疫情和运输造成了前期到港的推迟,5、6月份的集中到港正在进行中。低价的进口花生对现有库存继续构成压力。现货高价时期进口的花生,如今成了压垮国内市场预期的稻草。
4
中上游出货压力存在
一般而言,5月是花生现货的分水岭。花生不耐储存的特点使得中上游的农户和贸易商一般会选择在5月前完成存货销售。
过去几年尤其今年节后价格的良好,使得部分农户和贸易商选择存货晚销。而今年花生油消费的疲弱叠加疫情下花生食品出口受阻,使得市场的消耗速度放缓。
随着天气步入夏天,这部分存货的压力越发明显起来,尤其是市场整体供应宽松的情况下,存货降价销售的积极性较高。
5
新季种植面积减少有限
与旧季现货价格带来的间接影响不同,新季种植情况对盘面影响更加直接。
今年粮食价格保持高位,特别是玉米种植利润亮眼,市场对于花生种植面积被抢夺抱有担忧。
但我们上月底调研的结果表明,花生较玉米等品种仍有显著的利润优势。面积上看,虽然山东产区种植面积持续减少,但河南和东北新增的种植面积将冲抵山东的减少,预期整体种植面积同比仍有增加。
当新季面积增加遇上进口增长,种植季天气平稳的情况下,新季供应并无担忧。
总结
从研究的角度看,花生价格回落并不意外,大跌发生的时点才值得深究。
本日大跌发生的直接驱动是现货的快速走弱,但价格背后消费的疲软和供给端的充裕才是根基。无论是对库存、进口、消费的偏弱看法基本都已经在市场中弥漫了一段时间,但还是需要现货实打实的落价才能给盘面的下行点燃导火索,这也正说明对这一产业的研究是有价值的,同时也会是高效率的。
对于新季种植而言,天气的X因素依旧存在,但种植面积的悲观看法已经基本打消,叠加进口数量的增长,期货价格将继续面临压力。
—THEEND—
大宗商品脱水策略研报V2.0全新升级
交易期货市场,这份买方机构都在用的“策略情报”了解一下
联系我们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