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生活中的经济学无处不在
很多人都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酒吧的白开水要钱,但花生米却免费供应?
按道理说白开水成本比花生米要低。
这问题其实很好理解,因为酒吧主要销售的是酒,酒跟花生米是绝配,顾客花生米吃得越多,酒就喝得越多,酒吧利润就越多。
而白开水是解酒的,水喝得越多,酒就喝得越少,利润就下降。
那么大家再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麦当劳的饮料第二杯半价?
第一杯的成本跟第二杯难道不是一样的么?
想到这,你会不会觉得生活中的经济学现象,其实也挺有意思的?
很多人会觉得经济学离自己很远,但实际上,经济学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衣食住行,没有哪一项不涉及到经济学,假如一个人不懂得正确的经济学,很可能被表面的现象所蒙蔽,从而在日常决策中做出错误的判断。
对个人来说,学一点经济学非常必要,它可以帮助你看清一件事情背后运作的规律和原理。
02经济学的迷人之处
《魔*经济学1》这本书作者是史蒂芬.列维特,是芝加哥大学经济学院终身教授,也是美国40岁以下最负盛名的经济学家。
这本书之所以取名为《魔*经济学1》,是因为书本没有按照常规的架构来解释日常经济现象,而是用一种类似寻宝的游戏架构,用奇怪的切入点,观察审视许多不同的情形。
光看书名就有让人想一探究竟的冲动。
“念书给婴儿听会不会使他日后成为一个好学生?”“游泳池比枪支还危险”
书中作者经常提出这种两者看似没什么关联的问题,但用经济学解答,答案却总让人惊叹,原来如此。
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经济学的迷人之处,主要有以下三点:
魔*经济学1
第一:看见之外,还有看不见的
书中讲了这样一个例子,大概意思是这样:学校规定家长每天要在4点前接孩子放学,但家长却经常迟到,这让学校非常苦恼,因为家长没来接,学校的老师就要一直等到家长来。
于是,学校采取了一个措施,家长每迟到10分钟,需要罚款10元,学校的本意是为了减少家长迟到,可事实是,迟到的家长更多了。
为什么呢?表面上看家长是付出了金钱,实际上,金钱消除了家长的内疚感,他们会这样想,原来可以多付一点钱就好了,那迟到更没有关系了。
过了一段时间,学校取消了这项措施,这下好了,迟到的家长人数没有变化,而且家长们认为可以放心迟到了,可以不用交罚款,也不用有内疚感了。
看到这,你会不会恍然大悟,在开始这项措施之前,学校并没有意料到会是这样的结果,那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还有看不见的东西。
正如作者所说,“道德代表理想世界,经济学则代表着现实世界。”
理想世界和现实世界还是有差距的。
第二:信息不对称
有这么一句话,“互联网再怎么发达,信息再怎么透明,信息差永远存在。”
很多人利用信息差赚钱,什么是信息差?
就是你知道的,别人不知道,你就能够拿你知道的东西去卖给不知道的人,赚取差价,这个就是信息差的好处。
比如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一件衣服,你可以在阿里巴巴上以批发价20元买到,然后放到某宝上卖40元,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