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美术教育方式一直是热议话题,简笔画、模板画、儿童画、素描画等等让家长与孩子眼花缭乱,今天我们来看一下耳朵人艺术所提倡的《改变绘画》的教学方式,有何不同。
《改变绘画》的来源《改变绘画》是耳朵人艺术创始人田太权所独创,主要针对4-12岁孩子的少儿美术教育,是其教学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改变绘画其核心就是鼓励孩子边画边改变,通过绘画培养孩子改变意识,从而有效去提升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孩子们内在的潜能。
田太权是耳朵人的创办者,同时也是观念摄影艺术家,在对其儿子田地的绘画教育方式上,与很多人有很大的不同,他没有从小就让孩子去学专门的基础训练,凡是所谓的美术基础课,诸如素描、色彩、写生等都没有学过。
从田地五岁开始,就是在纸上随便涂鸦,而田老师的做法就是,鼓励他边画边改变。所谓改变,就是鼓励儿子画画的时候,改变他看到的一切,包括他想到的一切。
比如在儿子五岁的一段时间里,很喜欢画牛,田老师就告诉儿子,每幅牛都要不一样,都要改变。其他的就任由孩子去画,也不插手。
五岁的时候画的牛画了半年之后的牛在我们看来,这画的牛已经脱离了牛的本质概念,超出我们对牛形象的现实想象。
可在田老师看来,
改变不是单纯为了作品,而是以此培养儿子的创造性思维;同时我不断鼓励儿子每天坚持以这种方式画画,从而让创造性思维慢慢形成创造力,有思维无实践,创造力无法形成。
就是在这样独特的教育方式下,田地的画不但具备了很多孩子不具备的创造性,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
八岁时画的画八岁时画的画现在,当初的小孩已经就读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在艺术的道路上探寻着自己方向。
田老师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让他想到,是否可以让这种教育方式帮助到很多的孩子,让艺术成为孩子们未来精神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创办耳朵人艺术以来,用自己独特的教学理念与体系大幅提升了孩子们观察、想像、思维、创作力。
《改变绘画》的内容在耳朵人艺术的教学体系中,艺术启蒙、改变绘画、自由创作是其最重要的三大教学板块,改变绘画鼓励学生画画时候,把一个东西变成另外一个东西。同时强调“改变观察”,鼓励学生改变在现实中看到的一切。边看边想边改变,其本质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在耳朵人艺术看来,绘画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绘画培养学生改变意识、创新意识、实验意识和创造性思维。
下面我用一些课程案例来解释改变绘画:
下图这个是耳朵人艺术做的《改变绘画之东张西望》视频,把一片树叶所在场景改变成一幅涂鸦作品。
《改变绘画之东张西望》视频截图下图是耳朵人艺术做的《改变绘画之东张西望》视频截图。给孩子们演示,把花生变成可爱的小动物,把石榴、茶壶、花、香包变成一幅可爱的作品。
《改变绘画之东张西望》视频截图改变绘画的方式,以绘画为载体,让绘画成为孩子自由表达的方式,是孩子们随心所欲的魔术、游戏,是喜怒哀乐的渲泄通道。并借此提升孩子观察、想像、创造和思维能力。
《改变绘画》对孩子的影响改变绘画是新一种少儿美术教育方式,是田老师一直致力于将当代艺术和儿童美术教育相结合的结果。
与传统少儿美术教育方式不同,在传统少儿美术教育中,以老师为主导,教技法、教还原对象。正是这样的方式,也造成了很多的家长对绘画的误解,认为画得像画得美就是画画的一种评判标准,从而扼杀了孩子们的天性、个性、灵性。
耳朵人学员作品#改变绘画#对孩子们的影响在于,技能只是实现表达的一种载体,而非主体。让孩子明白通过画画,明白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通过改变绘画的方式提升孩子的创新意识。
很多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