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内经》曰:「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翻译:中医认为人体的气是起固摄的作用,肺气受伤,阳气可能无法很好的被收藏,等冬天到了,就容易导致阳虚的症状,如手脚冰凉、怕冷、腹泻等,原因是因为秋天保养工作没做好。根据中医治未病的理念,贴秋膘(秋季进补)就是为寒冬的到来提前为身体做好准备。
调理好脾胃之后再进补,才能更好的吸收,转化为自己的能量,又不容易长胖
贴秋膘的目的是为了补充身体的虚损,让人们有更充沛的精力去面对生活和工作,所以秋冬“贴秋膘”的第一步,需要调理好我们的脏腑。
很多人都知道,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两者共同完成我们所摄取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营养物质的输布过程,保障全身营养供给。中医认为肥胖的发生,常常是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那我们该吃点什么食材,调理脾胃功能,“贴秋膘”时更不容易胖呢?
兼顾调脾+补益+不长胖的三个“贴秋膘”食材
山药
秦汉时《神农本草经》记载:山药以河南怀庆者良。怀山药作为“四大怀药”之首,医家评价其“温补”、“性平”,是“药食同源”的典范。“铁棍山药”为怀山药中的珍品,因其色褐间红、质坚粉足、身细体长,外形酷似铁棍而得名,主产区为温县。
《本草新编》:「山药,味甘,气温平……,亦能入脾、胃。」
《药品化义》:「山药,温补而不骤,微香而不燥……因其味甘气香,用之助脾……」;
山药是有名的药食两用的食物,味甘性平,滋补脾胃的首推之品。能够平补三焦,具有养肺、健脾、补肾的作用。山药黏糊糊的汁液主要是黏蛋白,能保持血管弹性,还有润肺止咳的功能。现代医学认为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是补养五脏的佳选。山药最为健康的吃法是蒸着吃,这样营养损失小,营养吸收最佳。
花生
花生性平,味甘,入脾、肺,醒脾和胃、滋养调气。营养不良、食少体弱的人可以适当吃些花生。《本草求真》言:「按书言此香可舒脾。辛可润肺,果中佳品。」花生中含有25%~35%的蛋白,花生中的蛋白与动物性蛋白营养差异不大,而且不含胆固醇,花生蛋白的花生蛋白的生物价为58,蛋白效价为1.7,其营养价值在植物性蛋白质中仅次于大豆蛋白。花生含有一般杂粮少有的胆碱、卵磷脂,可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记忆力,可益智、抗衰老、延寿。
花生的健康推荐吃法是:将新鲜花生连壳煮着吃,煮熟后的花生不仅容易消化吸收,而且可以充分利用花生壳和内层红衣的食养作用。中医理论认为花生红衣能够调脾胃之气,发挥「脾主统血」,从而达到养血止血的目的
白扁豆
扁豆是蔬菜类的一种,也是我们常吃的家常菜。扁豆的种子有白色、黑色、红褐色等数种,入药主要用白扁豆,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白带过多,暑湿吐泻,胸闷腹胀等症状。
《日华子本草》:补五脏。
《药品化义》载:扁豆,味甘平而不甜,气清香而不串,性温和而色微*,与脾性最合。
白扁豆含蛋白质、脂肪、糖类、钙、铁、钙、镁、泛酸、锌。所含的淀粉酶抑制物在体内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含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可促进肠壁蠕动,有预防便秘之功效。扁豆种子为滋补佳品,常作各类粥的原料,肿瘤患者宜常吃扁豆,有一定的辅助食疗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