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代表,今年你带花生了吗?”每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郭建华被提问最多的都是这个问题。今年,她的回答不一样——
“我今年不仅带了花生,还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在‘云’端放声‘吆喝’,为咱农民的好花生找个好‘婆家’。”5月24日,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郭建华接受记者采访时中气十足、自信满满。与44年如一日坚持为农民放映电影的执着如出一辙,郭建华和家乡的花生“铆上了”。
之前连续6年,郭建华在参加全国两会时,都把开封当年的新品花生带到北京,作为履职的切入点。她每年都围绕花生想金点子、提好建议,成了开封花生的“代言人”。捧起一把花生,向大家介绍自己关于如何做好“花生文章”,成为她独特的履职风格。
年,郭建华提出建议,希望能拍摄一部指导农民种植花生的科教片,让农民看一场科技电影、学一门致富技术。该建议很快被采纳。当年,郭建华将家乡农民利用地膜覆盖收获的生花生带到全国两会上,让代表们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年全国两会,她提出加大小麦花生套播种植面积的建议,受到农业部高度重视和及时回复。这一年,郭建华带去了炒熟的花生,还带去了她组织拍摄的科教片《咱家花生好收成》,在京成功首映。年,郭建华带着包装时尚的深加工花生食品上会……
年年带花生,岁岁各不同。代表们纷纷赞扬郭建华的“花生建议”使农产品走上了“绿色通道”,起到了“去年提出建议,今年群众受益”的效果。
今年,郭建华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花生产业的建议》,把农民饱含泥土芬芳的情谊和产业振兴的梦想再次带到北京。“一到北京,通过我询问花生购买渠道的电话一直响个不停。”郭建华说,“虽然不是‘直播带货’,但是能让更多人了解花生的价值,把开封花生宣传出去,让农民的好花生不仅有个好收成,还能卖个好价钱,我就知足了。”
郭建华介绍说,河南省对花生生产高度重视,启动“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将花生产业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近年来,河南培育基地孕育市场,完善基地培育加工企业,形成了“市场+基地、龙头企业+基地、基地+农户、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多样化、产供销一体化格局。
“*河水浇灌的沙土地上,开封花生果大皮薄、籽粒饱满,不仅产量高而且品相好。还有,花生种植正在广泛推广夏植播,不与粮食生产争地。”郭建华说,“仅祥符区就有60多万亩花生,是名副其实的花生生产基地。‘开封县花生’获得了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保护面积50万亩,擦亮了‘金字招牌’。”
郭建华经过前期广泛调研发现,目前的花生生产加工还存在品种退化现象较突出,花生深加工企业持续运营能力、深加工能力有待提高,花生产品品牌宣传力度不够大等问题。对此,郭建华建议,应予以*策倾斜、资金倾斜,扶持一批有潜力的花生深加工企业,提高花生就地转化能力,增加花生深加工产品种类,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同时,她建议农业部门采取多种措施,支持把花生产品打造为花生品牌;加大宣传力度,推动花生乘“云”上“网”,以花生深加工的附加值和花生品牌的美誉度开拓国内、国际消费市场,让广大农民受益,并以此充分调动农民种植花生的积极性,让农民获得物质小康和精神小康双丰收。
来源:开封日报,特派北京记者 叶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