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乡土生活园艺
今年春季以来,河南大部分地区都处于一种少降雨,干旱的情况下。这对冬小麦和春茬作物的生长都非常的不利,例如:春花生、春玉米等,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
花生生长前期虽然对肥水的要求不高,但过于干旱和贫瘠的土壤,也是需要及时浇水追肥来缓解旱情和提供养分的。因为花生前期是根系深扎和扩展的重要时期,花芽也会大量分化,且此时尚未形成根瘤,没有固氮能力,如果肥水过于不足的话,是会影响后期生长的,最终影响到花生的产量和质量。
那么花生苗期的田间管理技术,怎么进行呢?今天,我们就来从几方面了解一下。
当然,水肥的管理,只是花生在苗期管理的其中一项而已;在苗期生长的主攻方向,还应在苗齐、苗匀的基础上,再培育壮苗为主攻目标,促使幼苗健壮,株矮茎粗,枝叶节密,叶色深绿,根系发达,花芽分化多等为我们管理的重要目标。
花生苗期管理技术
花生播种后,要及时去田间查苗补缺,避免因干旱或种子的问题出现缺苗断垄现象。一般播种10天左右,就应该进行了,发现缺苗现象,及时补种。补种时建议进行催芽,这样可以加速出芽生长,可保证田间幼苗的一致性。
1,清棵蹲苗
清棵蹲苗对春花生的增产增收很重要,是一项有效增产的管理措施。顾名思义,简单地说点就是,在花生齐苗后把花生基部周围的土清理一下。具体操作是,齐苗后把花生幼苗周围的浮土向四周扒开,使两片叶和子叶的腋侧芽尽快的露出地面,以促进第一侧枝尽快生长发育;从而使幼苗生长健壮,促使植株多开花、多结果,为丰产打下基础。
清棵蹲苗有一定的增产作用,这是因为花生第一对侧枝结果数占总数量的70%左右,所以,第一对侧枝的生长情况对产量影响很大;清棵后可很好地促进第一对侧枝的生长,充分发挥其优势。另外,清棵对植株生长茎粗壮,增加分枝也有作用,而且花芽分化的也早,果多,且饱满。还可促进根系的生长,提高抗旱和吸水吸肥能力。
清棵蹲苗的操作时间,应在田间齐苗后进行,可中耕时一同进行清棵,用农具或手动将植株基部周围的土扒开,让子叶露出地面即可。一般花生苗期要中耕2次,第一次结合清棵进行,第二次可在清棵后20天左右进行,第二次中耕时,可把清棵时的土壤再填回去。
2,水肥管理
花生前期是根系深扎和扩展的重要时期,同时花生大量分化而根瘤尚未形成,固氮能力还比较弱,如果水肥不足,幼苗生长瘦弱缓慢,对后期的产量有一定的影响。虽然前期不建议进行水肥管理,但基肥不足或贫瘠,套种的田应结合实际生长情况,及时施肥浇水管理。团棵期可追施三元复合肥30公斤左右;田间土壤水分,以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为宜,浇水时应实行喷灌,禁止大水漫灌。
3,防治病虫害
花生倒秧,几乎只要是种植花生的地方都会发生,这一般是由茎腐病所致。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兑水喷雾防治,一般进行2次左右即可有较不错的效果。
花生的根结线虫,也是非常常见和普遍的病害,染病后可导致花生的生长受阻,产量下降;严重时可减产80%左右,甚至有绝收的可能。
在防治根结线虫上,我们一般首先推荐轮作种植,可与禾本科作物进行2年以上的换茬种植。
花生在开花前后,可出现一次蚜虫的危害高峰期。这是花生在苗期重要的虫害,如果防治不当,对后期花生的产量质量影响很大。在防治上以农业防治为主,彻底清除田间杂草,包括地两头、两侧和路边的野草;再辅助药剂防治,有不错的效果,一般常用吡虫啉喷雾防治。在防治蚜虫上,要勤观察田间蚜虫数量,达到30%时即要及时用药防控。
花生田间的草害,也是制约花生生长的一个因素,还是一些害虫的寄主。所以,及时清除杂草对花生增产保质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花生田间除草,也可分为苗前除草和苗后除草。如果用化学药剂的话,苗后可在3-5叶期进行茎叶化学除草为宜。
花生苗期,每一项的管理都很重,当然文中这些管理措施,并不是苗期管理的全部。我们还要结合当地的管理习惯、经验,和我们的苗情来具体管理。只有苗期的管理做好了,才能为后期的丰产打下基础。
好,更多无公害种植技术,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