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种植花生,积极做好轮作倒茬工作,做好相应的工作,有助于促进花生的生长。接着呢,咱们就一起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吧!
一、轮作倒茬:
1、能够使用地与养地结合起来:
花生根部生有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素,不仅对土壤中的氮素消耗得少,此外,残留在土壤中的根还能增加土壤中的氮和有机质,对培养土壤肥力有很好的效果。花生是玉米、高粱、谷子等禾本科作物的良好前作。但是,花生怕重茬,重茬花生不发棵、长势弱、病虫害多、结果少、荚果小、产量低。花生重茬导致减产的原因,是重茬后土壤耕层内养分失调,土壤中速效磷和硝态氨氮显著减少,造成花生生育不良。所以群众有“花生不倒茬,连蔓都得瞎”,“换茬如上粪,产量连年增”之说,这是有科学道理的。
根据经验,倒茬花生好于重茬花生,重茬年头少的,好于重茬年头多的,重茬年限愈长,减产愈严重。在不同重茬年限中,重茬二年比地瓜茬减产百分之九点三,重茬五年比地瓜茬减产百分之五十四点七。金县二十里堡公社初家大队,用“伏茎大粒”花生作倒茬对比试验,其结果,倒茬花生亩产一百四十八斤,重茬花生亩产一百一十七点二斤,重茬比倒茬减产百分之二十点八。可见,花生重茬是花生低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实践证明,花生与需肥不同的禾本科作物进行倒茬。禾本科作物需氨肥较多,磷、钾肥次之;花生有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增加了氮素来源,因而需要氮肥较少,需要磷、钾、钙肥较多。倒茬后,既可调节土壤中养分(速效氮、磷)含量,又能起到调节地力、改良土壤的作用,对花生增产十分有利。
2、减少病虫危害和杂草发生:
花生倒茬以后,既可以使草,即作物的病原失去寄主,不能繁殖生长,又能抑制虫害的发展。我省金县、新金、绥中等县的部分地区,有花生根结线虫病,这种病害除危害花生之外,还能危害大豆、棉花,但不能危害玉米,高粱等禾本科作物,故在发病地区严格实行花生与禾本科作物的三年以上轮作,就可以逐渐减轻这种病的危害,以至最后消灭。
二、轮作倒茬的形式:
我省花生一般多与谷子、玉米、地瓜、高粲及部分棉花进行二、三年的倒茬种植。主要形式有:玉米、谷子、地瓜、棉花、高粲与花生的二年轮作和玉米、花生、高粱,地瓜、花生、玉米,谷子、花生、高粱,高粱、花生、棉花,棉花、花生、高粱,棉花、花生、玉米的三年轮作。近几年来,粮、油间作的形式有了较快的发展,改变了粮、油布局,对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之间的轮作倒茬,也提供了一定条件。
1、苗期:是花生营养生长阶段,此时根瘤菌尚未大量形成,需要从土壤中吸收三要素等营养元素来满足各个器官生长发育的需要。尤其氮肥能加速花生营养体的生长,促进第一对侧枝早发、花芽的大量分化和花器的形成与发育,从而使花生枝多、株壮,增强花生幼苗抵抗外界不良环境的能力。
2、开花期:是花生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阶段,此时植株生长迅速,株丛增大较快,并且大量开花下针,对养分的需要量急剧增高,对三要素的吸收量比苗期增加四倍以上。花生需要大量氮素来形成营养体,增加叶片中的叶绿素,促进光合作用,合成大量蛋白质、磷脂等有机物,以满足迅速增大营养体和加速地下果针发育的需要。此时花生根部的根瘤菌固氮能力旺盛,能由空气中固定大量的氮素供给植株吸收利用,因此,氮素肥料的施用要注意适期适量。如氮肥过多,还会引起茎、叶徒长,造成晚熟减产。增施磷肥对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起着重要作用,能促进花生提早开花和正常授粉,使荚果饱满并提早成熟。增施钾肥,能加速叶部光合产物向各个器官运转,增强植株抗病、耐早能力,并能抑制茎、叶徒长,同时也能促进花生与根瘤菌的共生关系。
3、荚果成熟期:是花生发育最关键的时期,这一时期包括结荚期和饱果期两个阶段,约占全生育期的二分之一多。结荚期,由于体内合成的大量蛋白质、脂肪及其它有机物不断向荚果中转移,因而对三要素养分的吸收达到了最高峰。饱果期,植株生长逐渐缓慢,下部叶片脱落,此时植株体内贮藏的营养物质不断地向荚果输送,充实子仁,根系对养分的吸收能力渐趋下降。所以,在花生裁培中抓住结荚时期,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喷施富含磷、钾的肥料或生长刺激素,是获得高产的重要措施。
总结:以上就是本期的所有内容了。如果大家伙还有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想法,记得在评论区留言。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