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自然与您相伴的天
这个月,想种草莓想了很久。昨天与一位本地朴友见面,离开时带走了他的“草莓塔容器”,他说在一楼难得见到阳光,种不好,希望到我们这儿好好种。妙哉,这下,既二次利用了容器,又将种草莓这件事真正推上日程。之前的文章介绍过小面积种植草莓的方法,因为草莓根系浅,用什么种都不难,不过,要说最好最合适的,还是昨天得到的那件“宝物”。“草莓塔”,顾名思义,草莓呈塔状种植,充分利用垂直空间,非常适合小面积种植。一般是5到6层,呈矩形或花瓣状,可以自制也可以购买(某宝很多,还便宜),简单组装一下即可使用。打开包装时是几个小花盆,通过旋转错位,将一个盆下方的卡槽固定到下方的盆边上,堆叠成一个6层的宝塔形状,每个盆底部均有钻孔,上方浇的水能溢流向下,循环使用,最下面是一个托盘,接收多余的水分和残渣。非常方便吧,还很好看!同时便于移动,根据日照情况随时调整位置;最最最重要的是,我们粗略算了一下,1个盆有3瓣,1瓣里面种1棵草莓苗,整个塔(6层)就能种植18棵!4个草莓塔并排放,占地不过一平米,却能拥有72棵草莓!如果维护得当,光照充足,在小小的面积上,实现草莓自给,也不是不可能。这样的神器立在阳台一角,还能起到装饰效果,让小面积种植容器多样化,采收时节......那种幸福还用说?打住!一想就会,一做就废,理论上是这样的,但到实操层面,却是要看人的,种植、管理和维护,哪样都需要上心的,这正是乐趣与成就感满满之处,怎么搞呢?容器到手了,接下来就是怎么种,才不辜负这般美好的愿景。虽说与地面种植相比,容器种植受到病虫害袭击的概率会降低,但盆栽也有其弊端:如何找到适合植物根系大小的容器?怎么浇水合适,不想浇得太少也不要浇得过多......种草莓需要适量的水分、阳光、养分和空间,这是一门科学和艺术。草莓塔如何种植,一起往下看:种草莓最好的方式是移栽种植,可以是幼苗,也可以是已经长出的匍匐茎,不推荐播种种植,草莓种子太小太脆弱了,光发芽就需要两周时间,之后还要2-4周才能稳定,找专门的渠道寻求或购买草莓苗最好。(附“朴自然+”购买链接:老品种草莓苗)需要什么样的土壤?草莓需要养分高的土壤,而且很挑剔:喜欢微酸性土壤(6-6.5)。在最底层的盆底放一些椰糠,吸收上面留下的水分和养分。每一层里加入肥沃的盆栽土(堆肥、蚯蚓粪肥和牛粪粪肥等)混合即可。尽量避免使用碱性的原料,如石灰粉、菌棒(包含鸡粪粪肥、马粪粪肥、稻草、秸秆、玉米棒等),使用前先查询一下原料的酸碱度。另外,土壤不宜放得太满,以免浇水时土壤渗出。草莓有品种之分吗?草莓有两种基本品种,一种是产量小,但生长期长;一种是产量多,但一段时间后(约6周)就基本结束采摘。还有的就是口感、形状、颜色等方面的差异,建议多尝试各种类型的草莓,同时种在塔中,一来增加种植乐趣,二来找到适合自己的。草莓有休眠期,大部分品种都是多年生(每年都会长回来,周期3-6年),在耐寒区3-8区体现最为明显。容器里的土壤一般比地里的凉爽,如果在5区,可以选择适合3或4区种植的草莓品种,以让它适应容器在凉季时的环境。另外,草莓在成熟期上也有区别:有早熟、中熟、晚熟多个品种,错开收获季,露天情况下可以从春末一直收获到初秋。如何移栽草莓苗?种植草莓最理想的时间在霜期之后的早春时节,3到4月皆可。移栽种类可以是刚挖出的草莓幼苗,也可以是育苗容器里的草莓苗,前者看上去张牙舞爪,后者则中规中矩。放入容器前,先用手轻轻舒展一下根系,刚挖出的草莓苗可以清晰地看到根冠,在最低端叶片之下的位置,移栽时土壤只覆盖根系,不要覆盖根冠。草莓苗根冠的位置轻轻舒展根部建议一瓣盆里种一根苗,以保证植物长得更大更壮(虽然上文说种两株,可以试验比较),同时留下足够的空间,为日后匍匐茎的繁殖做好准备。需要多少光照和温度?草莓喜光,每天10及以上的直射光照最好,最少6个小时,草莓接收的阳光越多,果实更加硕大多汁。种植草莓的理想温度白天在18至25摄氏度,夜晚不低于10度。怎样施肥?刚种下去的幼苗无需额外的养料补充,因为基础土壤已经很肥沃了,移栽后几个月都不用担心这个问题。生长期间,可以添加几次养料,蚯蚓粪肥及其液肥即可。浇水好像很麻烦,到底怎么浇?草莓不喜欢土壤太涝,过涝会导致减产。一周浇水1到3次即可。两次浇水间隔中确保让土壤干透一点点,但要浇水时一定要全部浇透。夏季可能需要多浇水,所以需要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