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葱(陈聪),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资深媒体人(曾长期担任重庆晚报副总编辑兼都市热报总编辑)、收藏鉴赏家(所藏巴蜀地区古代艺术品享誉藏界,十二五规划重点图书《中国民间收藏陶瓷大系·西南卷》副主编)、独立文化学者(重庆善哉文化传媒公司总顾问)。
以物证史:佛传汉地始于巴蜀陈大葱"对我来说,做博物馆工作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让一件被遗忘、默默无语的展品,找回自己荡气回肠的说服力"。(托马斯·霍文《让木乃伊跳舞》)教科书上说,佛教是汉代经由西域(今*)丝绸之路传入中原地区,而后向东部和西南扩散的;最早的汉地佛像出现在十六国时期(约四世纪初);北方地区的造像活动在晚唐衰落后,巴蜀地区续写了后半部的辉煌篇章。事实果真如此吗?非也!因为:早在东汉时期,巴蜀地区(今川渝地区)就有了佛造像,数量还不少。大约两百年后,佛像在长江中下游流传时,北方也还见不到影子。佛像的存在,才是佛教传入最直观最有力的证据。后人欲知前人事,没有文字之前,只能靠传说;有了文字,似乎读史书就可以了。理论上,文字史可以避免记忆误差造成的不确定性;但这样的确定,也只能体现在改朝换代的时序连贯上,并不能保证史实的真确。本质上讲,与神话传说一样,任何语种的文字史都是选择性记忆。好在后世有了科学考古。考古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样的遗憾。宗教是对人性的思考、挣扎和救赎企图。这是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回望的目光越远,就越能感知具有大智慧的先贤救民于苦难的初心。有什么途径能够使我们从生命的有限性中突围,从"万物皆有死期"的幻灭感中解脱出来呢?没有。生死原本就不是个学术问题。但人类至今也没放弃徒劳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