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人都想健康长寿,但生闷气、缺乏运动、暴饮暴食等恶习,正在一点点蚕食你体内的“长寿基因”。其实,长寿并非无章可循,美国“每日科学”网报道指出:有7种特征的人更容易寿命长。
心率慢研究显示,所有哺乳动物都遵循这一规律——心率越慢越长寿。
国内研究发现,人一生总心跳次数约为25亿次~30亿次,如果静息心率在60次左右,其寿命可达93岁。
静息心率偏慢的人寿命长,相反,静息心率大于80次的人寿命就会缩短。一般在清醒、不活动的安静状态下,心跳维持在每分钟在60~70次较好。
肌肉壮瑞士研究人员对万名男性研究27年后发现,肌肉壮的男性死亡率比其他人低20%~35%,患精神疾病的概率低65%。
肌肉壮,能更好地维持身体各项机能。
有事做很多老人退休后,无所事事,精神委靡,身体越来越差。
美国梅奥诊所研究发现,常做手工的人,记忆力更好,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也低,寿命更长。
这是因为,人做事的时候,能刺激大脑、保护神经元。
走路快医院研究中心,搜集了近42万人的数据后发现,走路慢的人,患心脏病风险较高。
此前美国匹兹堡大学得出结论:普通人的走路速度是每秒钟0.9米,走路速度低于每秒钟0.6米的人,更易早亡,而走路速度超过每秒钟1米的人寿命较长。
步行速度慢表示人的身体系统受损,运动耐力也低。
平衡感好欧洲《心脏病学》刊登的一项研究称:平衡感差的人早亡风险更高。
因为随着年龄增长,人的肌肉会变松弛,平衡感降低会导致人更加容易摔倒,影响寿命。
反应快英国爱丁堡大学研究发现,反应迟钝的人早亡风险比反应迅速的人高出两倍。
反应时间是衡量智力的标准,而智力能反应人的身体健康程度。
腰细美国研究协会对10万名志愿者追踪调查后发现,不论男女,腰粗的人比腰围正常的人更易早亡。
美国哈佛大学、医院分析发现,腰围超过89厘米的女性,比起腰围小于71厘米的女性,早逝风险高79%,而腰粗男性患三高的风险,比正常腰围男性高2.5倍。
10个习惯吃出长寿
揭秘10个长寿的饮食习惯。什么样的人能长寿?我们听过世界各地长寿老人的秘诀,媒体也不断报道出医学专家对长寿的新研究,但哪些适合国人借鉴?只要坚持做到一下这些健康养生的饮食习惯,长寿对你来说也许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
一、饭要稀一点
把饭做成粥,不但软硬适口、容易消化,而且多具有健脾养胃、生津润燥的效果,对益寿延年有益。但老年人不能因此而顿顿喝粥。毕竟粥以水为主,“干货”极少。在胃容量相同的情况下,同体积的粥在营养上和馒头、米饭相差很多,长此以往,可能会营养不良。
二、饭菜香一点
这里说的“香”,不是指多用盐、味精等调味料,而是适当往菜里多加些葱、姜等调料。人的五官是相通的,可以用嗅觉来弥补味觉上的缺失。闻着香喷喷的饭菜,老年人一定能胃口大开。
三、蔬菜多一点
多吃蔬菜对保护心血管和防癌很有好处,老年人每天都应吃不少于克的蔬菜。
四、菜要淡一点
老年人的味觉功能有所减退,常常是食而无味,总喜欢吃口味重的食物来增强食欲,这样无意中就增加了盐的摄入量。盐吃多了会加重肾的负担,可能降低口腔黏膜的屏障作用,增加感冒病*在上呼吸道生存和扩散的几率。因此,老年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左右,同时要少吃酱肉和其他咸食。
五、荤菜少一点
要荤素兼顾,粗细搭配,品种越杂越好。每天主副食品(不包括调味料)不应少于10样。
六、质量好一点
蛋白质对维持老年人机体正常代谢、增强机体抵抗力有重要作用。一般的老年人,每公斤体重需要1克蛋白质,应以鱼类、禽类、蛋类、牛奶、大豆等优质蛋白质来源为主。
七、食物热一点
生冷食物多性寒,吃多了会影响脾胃消化吸收,甚至造成损伤。因此,老年人要尽量避免吃生冷食物,尤其在严冬更要注意。
八、数量少一点
老年人每日唾液的分泌量是年轻人的1/3,胃液的分泌量也下降为年轻时的1/5,因而稍一吃多,就会肚子胀、不消化。所以,老年人每一餐的进食量应比年轻时减少10%左右,同时要保证少食多餐。
九、早餐好一点
早餐应占全天总热量的30%~40%,质量及营养价值要高一些、精一些,不宜吃油腻、煎炸、干硬以及刺激性大的食物。
十、晚餐早一点
“胃不和,夜不安”,晚餐吃得太晚,不仅影响睡眠,囤积热量,而且容易引起尿路结石。人体排钙高峰期是在进餐后的4~5小时,晚餐吃得过晚或经常吃夜宵,排钙高峰到来时老年人可能已经睡觉了。老年人晚餐的最佳时间应在下午六七点,而且应不吃或少吃夜宵。(来源:生命时报)
小伙伴们~!回复2-5个字的关键词可迅速找到你想看的健康信息哦~例如:苹果、中医、减肥等。您看此文用·秒,转发只需1秒呦~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