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农村老人说七十年代生产队那会儿压榨花生油
TUhjnbcbe - 2025/4/25 20:25:00

以前的油坊,不像现在的纯机械化操作,那些是纯物理压榨,需要的是力气。很多上了年纪的人都应该有印象。即便年轻人,看过《舌尖上的中国》压榨菜籽油的那节,应该也见过以前的油坊。

以前去油坊干活,是要精壮汉子们才有机会的,因为要下力气。但即便如此,很多人都愿意去。70年代在广大农村仍然是农业合作社时代,物质仍然很贫乏,仍然一天赚几分钱的工分。

但正如温铁军所讲,他们当年插队知青最喜欢的是上河工。虽然苦累,但是正因为下力气,所以只有上河工时,饭才敞开供应,因此才能吃饱饭。

所以榨油作坊,那里也是下苦力的地方,所以吃饱饭的几率才更大,而且由于花力气,拿的工分也更多一些。但最关键的有个故事大家很熟悉。

以前物质贫乏的年代,没有钱,又要去买油和辣子。通常拿着一个瓷盆碗故意去打油,结果油打满了,又说不要了,再倒回去,但是瓷碗内侧已经挂沾满了油。在拿着这油碗去买辣椒面。结果装满后,一摸口袋又没钱,再倒回去。但是瓷碗内侧的油又沾满了辣椒面。回家用竹篾刮下来,放锅里炒了,得二两油辣子,油也有了,辣子也有了。

那个时候吃饱饭已经不算太大的事儿,关键是那个时候真的是缺油水。而炸花生油的时候是为数不多的可以有机会接触到油水的机会。

特别是炸花生的时候有一道工序,那就是要把花生碎炒熟后压榨。差一点点炒熟的花生碎放在那些没油水的菜里面一拌,对那个时候的人来讲是非常满足的。很多老人回忆那种香味,是后来富了以后,再也感受不到的香味。

沾点花生碎的便宜,拿一点花生粕回家。这里面还有职务之便的意思,这样一家老小还能多少占点便宜。现在看来占便宜可耻,但在那个年代大家都靠占着便宜,才养活了一大家子人。

说白了大家热情,还不都是为了占那点小便宜?现在的人可能不屑了,但在那个年代,是无奈的之事啊。

——炒米原创首发,欢迎

1
查看完整版本: 农村老人说七十年代生产队那会儿压榨花生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