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老赵在一家民营企业工作。
他花了五年时间,悟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工作干得越多,往往“死”得也越快。
工作5年以来,老赵踏实又勤奋,很少见他抱怨。
凡是有领导和同事拜托给他的事情,他加班加点甚至通宵都要完成。
同事们可不管他是怎么完成的,有事儿没事儿总有事情丢给他。
这几年来他的时间几乎都扑在了工作上,成了公司有名的”全能王“、”烂好人“。
可就是这样一个劳模,升职加薪却没他的份儿。
在最近一次在中层干部的提拔会上,老赵落选了,打败他的是“游手好闲”的同事老王。
为什么说老王“游手好闲”?
因为相比老赵,他”不太好说话“,自己的工作比什么都重要,按时完成准时下班。
老赵非常郁闷:努力工作,难道也有错?
我说,光努力工作有屁用,没有功劳,你的苦劳也一文不值。
曾有人说,毁掉一个人最快的方式就是让他忙到没时间成长。
深以为然。
工作没有边界感是老赵升职失败最重要的原因。
所谓的“边界感”,见于罗尔夫·多贝里所著的《清醒思考的策略》一书。
这里面的“边界感”,有两层含义:
一是不管投资什么,我们都应该坚守自己的能力范围,在自己能够看得懂的、高出别人能力的领域投资;
二是通过我们长期的努力,学习、研究、实践,我们能够不断地扩充我们的能力边界,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作者:施治强
来源:睡前学管理(ID:ixueguanli)
01
工作没有边界感,正在悄悄毁掉你
职场上,我们会发现这样的一个现象:
越是能干的人,就越有干不完的活,犯错挨批的机率也就越大。
更为恼人的是,在有些领导心中就是“一丑百俊消”。
干好了,没有多少印象;干错了一件,全盘否定,打入“十八层地狱”。
无形当中,工作没有边界感的人将自己放进了“越出力,越易出局”的恶性循环当中。
干工作没有边界感,往往会出现3种后果:
第一,职场定位模糊,要么越权、要么越位。
小丽是个性格奔放的女白领,什么事都愿抢在前头,给人总是一副风风火火的样子。
陪客户吃饭,见面最先跟客户打招呼、提议举杯的都是她,主管反倒被晒到一边;
组织开会,主管还没表态的时候,小丽便却抢先发言,主管心里当然不高兴。
后来,公司一个主管暂时空缺,大家都认为非小丽莫属,可是那位领导觉得她不懂规矩,硬给她顶了下去。
职场当中,无论什么原因,职场越位在很多企业都是很忌讳的。
特别是如果你的上司是个心胸狭窄的人,经常越位就会被视为“危险角色”受到提防甚至是打压。
第二,工作四面突围,心有余而力不足,还易被问责。
朋友小雅是一名文案策划,写了几个不错的文案后,得到老板的认可及表扬。
为进一步扩大公司产品推销力度,老板让她把销售业务攻关的担子也扛下来。
为此,小雅加班加点了解销售业务常识,还自学了视频剪辑,音乐插播等内容。
但精力毕竟有限,最终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到年底,小雅各项工作没有突出业绩,反而有几项老板加的任务不达标被约谈,险些丢了饭碗。
在职场上,从来都不是会的越多越好,而是越专越好。
你看似什么都会,恰恰说明你没有什么是特别精通的,在职场上反而容易被替代。
第三,自己不断揽活,对他人是一种争功,容易得罪同事。
小王很勤奋,正是因为如此反而不受他人待见了。
公司晚7点上班,而小王每次都加班到8-9点,搞得大家都不好意思提前走。
时间一长,小王无形中就成为了众矢之的。
同事开始有意无意的将小王“出错的地方”汇报给老板,老板天天听到“出错”,无意中就会认为小王“出错的地方太多了。”
职场里最悲催的事情就是“自己挖坑、自己跳”。
本不属于或不应接手的工作,自己却满怀欣喜地去做、去完成,结果工作没能做好,反而将自己“搭”进去了,得不偿失。
02
为什么总有人
失去工作“边界感”?
实际上,很多人也知道工作没有边界感百害而无一利,但总是无意识地跨过了边界还不自知。
或许是基于以下3个原因:
1)刷存在感
工作完全不顾及自身的实际工作量,只为证明自己特别能干,技高一筹。
上面提到做文案策划的小雅,有段时间本来自己已经有些自顾不暇,却主动接手了因事请假三天的同事的图片设计工作。
目的只有一个,在领导及同事面前证明自己能干。
2)取悦他人
将工作做为融洽同事关系、取悦他人的重要方法。
销售阿华惯于通过工作联络感情,但凡同事提出的工作请求,小到订外卖,大到节假日值班,阿华都会冲在前面。
3)邀功请赏
职场中刻意将所干工作做为向领导展现个人能力的主要手段。
某研究所派小吴去落实一个新项目审批事情。
为突显工作难度,小吴多次绕弯子,几经周折才将结果说出来,期待着能通过这件事情,让领导对自身刮目相看。
在日本“经营之神”稻盛和夫眼里,工作是最好的修行。
而做好份内工作才能提升功力最靠谱的方式,否则只会走火入魔。
03
保持工作边界感的4条原则
干好自己应该干的,做好自己要做好的,是一种职业操守。
对人对己是一种尊重,对工作本身是一种敬重。
1)职责所系的事坚决干
从本职工作做起,不越位、不越权,干一行爱一行,才能创亮点、出业绩。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说过:“我从来不去想做一件事会带来什么样的好处。
我的人生原则就是,做好手边的工作,其他的一概不想。”
职场当中,不管你的人生目标有多高,立足眼前,先把本职工作做好,才有资格考虑其他的。
2)能力所及的事尽力干
将自己的擅长用在最应投放的时间里,才能发挥最大价值。
否则,就是一种变相浪费。
事实上,领导反对的并不是员工“做得越多”,而是做很多无用的工作。
员工要做的是:做正确事、正确做事。
只做能能使自己保值与升值的事情,既是对己亦是对公司负责。
3)领导所托的事优先干
职场里,当领导给你安排工作时,就优先处理领导交办的工作;
领导交代你的事情,往往是他认为你是最合适的。
如果手头的两项工作甚至更多的工作都是领导交待的,那么,就有必要与领导进行请示沟通,以更准确进行优先排序,确定工作落实的先后顺序。
大多数时候,下属们干好领导安排给自己的工作,各司其职,也才能干出成绩。
如果都凭个人感觉干工作,只能落得“干活不由东,累死也无功”的下场。
4)同事所求的事选择干
同事拜托的工作,有时间且有能力则去完成,否则就要婉拒,这样对人对己都有一个交待。
一个公司之所以能够有条不紊展开业务,是因为每个岗位每件事都有专人来负责。
我们只要专心做好自己就可以,这样才能各负其责、各显其能,不打乱仗,保证效率。
最后说:
如果问进入职场什么能力最重要。
我想边界感应该是其中之一。
因为有了边界感,你才能深耕专业能力的时间和精力,避免被淘汰;
有了边界感,你才能做最正确、最有价值的事,不做无用功;
有了边界感,你才能做到尊重他人,同时也被他人尊重。
那么工作没有边界感的人,不但出不了彩,更会大概率出局。
点个在看,保持边界感!
-TheEnd-睡前学管理,一个30万高效经理人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