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订阅哦!“他可是个能人,我和家里人在他的合作社种地,一年收入一万多元哩。”成县小川镇乱山村最后一名脱贫户王兵权一边在地里干活,一边夸赞说。王兵权口中的能人,是乱山村*支部书记、乱山润飞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小飞。王小飞今年30多岁,中等个头,说起话来不紧不慢,和声细气。这几天,乱山天降大雪,他利用这个机会,组织社员翻耕土地,他说这样一来可以除草,二来可以熟土,为来年种植万寿菊做好准备。乱山村是小川镇海拔最高的一个村。这里山高林密,交通不便,村民居住分散,曾经被称为“看不见的村庄”。全村有87户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5户人,有耕地亩。由于这里处于高山林地,野生动物多,农民种的庄稼,每年都有很大一部分被糟蹋掉了,收成难以保证。得益于*的精准扶贫*策,危旧房改造过程中,全村有21户村民陆续通过易地搬迁,离开了世代居住地方。如何带领留下来的群众脱贫致富,成了王小飞的一块心病。经过多方努力,他注册成立了成县乱山润飞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流转土地,吸收贫困户入社,让社员们除了土地的收益,还有务工的收入,带领群众致富。合作社成立的第二年就有了收益,为45户社员每户分红元。今年年初,县上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提倡种植万寿菊。万寿菊究竟适不适合在高山生长,起初的时候,王小飞心里也没底,经过镇领导多次谈心鼓气,让他坚定了信心。于是他流转土地亩,种上万寿菊。没成想万寿菊挺适合在乱山生长,而且动物从不来破坏。他和社员们一起栽苗、施肥、除草、采摘……年底一算,竟然进账18万多元,除了给社员发工资之外,自己也赚了一些钱。“我在合作社务工半年,收入有七八千元,在家门口也能挣到钱,很好的。”贫困户苏卫红这样说。其实王小飞不仅是贫困户眼中的能人,而且是全村人眼中的能人。“合作社为我们全村的小麦买了保险,我们没花一分钱,让收成有了保障,我们真的该感谢小飞。”群众异口同声地说。“明年我将扩大规模,继续种植万寿菊,把乱山村打造成高山花谷景观带,吸引周边的群众观光,让村民增收。”王小飞不紧不慢地说。(任向辉报道)
总监制:高峰监制:吴庭栋
责任编辑:任向辉本期制作:肖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