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学记连载11 [复制链接]

1#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0721/4429412.html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学记》大愿法师讲述


  佛陀有说过一本经是专门告诉我们怎么治癌症的——《佛说疗痔病经》。有些人一看这个经题,认为这部经是佛陀告诉我们怎样治疗痔疮的。其实他搞错了,这个是佛陀开示我们怎样治疗癌症的,并不是治疗痔疮的。


  药师法门里面也会有讲到怎样去帮助到癌症病人,不过如果是晚期,或者做过很多次化疗、放疗,而且这个癌已经转移了,这种康复的机会就很少了,微乎其微。但是在之前,你应该如法地按照药师法门去修的话,还是有机会扭转过来的。


  第三种*神干扰,就是叫做魔罗。


  *,是破坏我们的身体,让我们的身体生病;魔,就是让我们人失去思考能力,不由自主地起那些很邪的念头。心里面明明知道不对,但是没办法,还是不停地妄念冒出来,邪念冒出来,这个时候往往是有魔罗的干扰。


  四、业障病


  第四类致病的因素就是业障病。业障病就告诉我们前生犯戒,今生容易产生哪些病;同样的就是说你今生有哪些病,要怎么忏悔。


  你要查一查你前生可能犯了什么戒,可能做了什么坏事,通过这个表就可以知道了。这个是智者大师在《释禅波罗蜜门》第四卷上面所讲的。


  《释禅波罗密门》卷四中说导致业障病的因是犯


  ┌──────┬──────────┬───────────┐


  │前生所犯之戒│今生五官所患之病│今生五脏易患之病│


  ├──────┼────┬─────┼────┬──────┤


  │杀生戒│眼病│赤痛昏花│肝病│愁忧头痛│


  ├──────┼────┼─────┼────┼──────┤


  │偷盗戒│鼻病│鼻塞流涕│肺病│身胀四肢疼│


  ├──────┼────┼─────┼────┼──────┤


  │邪淫戒│耳病│耳聋鸣痛│肾病│生态│


  ├──────┼────┼─────┼────┼──────┤


  │妄语戒│舌病│饮食失味│脾病│游风│


  ├──────┼────┼─────┼────┼──────┤


  │饮酒戒│嘴唇病│口常燥│心脏病││


  └──────┴────┴─────┴────┴──────┘


  前生如果有犯杀生戒的人,今生眼睛容易有毛病。眼睛产生毛病,如果久治不愈,前生应该是有犯杀生戒。他的症状有很多,好像眼睛红、痛、昏花。在五脏上来说,他容易犯的病就是肝病,肝炎、肝癌、肝硬化等等,以及这个人很容易忧愁,并且头痛,肝风很盛的人也会往往容易有头痛。


  如果前生有犯偷盗戒的人,今生容易犯鼻子上的毛病,鼻息肉、鼻窦炎、鼻塞、流脓涕这些。五脏就容易生肺病,身体很胀痛,四肢很疼痛。


  前生犯邪淫戒,今生容易犯耳朵上的毛病,中耳炎、耳聋、耳鸣、耳痛。耳朵有一个很奇妙的地方:一个小孩子他听不听话,容不容易教,你用你的手指头插到他的耳孔里面去,很容易插进去,这个小孩子很听话;很小很小插不进去,这个小孩子很小器,而且很顽固,从小就可以知道。耳朵如果好像是翻过来了,这个小孩子很叛逆,比较贴着就比较好。犯邪淫戒在五脏上面容易生肾病、尿*症、肾盂肾炎,这些都是比较麻烦的病。这个是因为前生有犯邪淫戒,容易产生耳朵方面的毛病。


  现在的人,我有见过很多都是肾脏的功能受影响,有问题的,比方说肾结石、肾囊肿、肾炎、尿*症,这些。大家要知道的是什么呢?肾如果有问题,是因为过去生,或者就是今生,他有犯过邪淫。现在的人很开放,随随便便地就会发生关系,种下这个因就容易招感这一类的病。今生犯邪淫也容易产生肾结石。凡属是肾有问题,基本上都是表示他对于某一个人心死了,或者对某一段感情心死了。肾结石的因素是或者前生,或者今生有婚外的性行为。好像听起来不相干,其实就有必然的关系,我见过的人很多都是今生有犯,然后他到中年就有肾结石了。


  这个结石,你看那个石头,把它包起来,这就是肾结石,泥沙性的、或者是颗粒性的肾结石。你看贝壳,有一粒沙子进去了,它把它包起来,就会包成一粒珍珠;我们有一粒沙子进去了,把它包起来,就会包成一个结石——肾结石、胆结石。这个石头你把它包起来,就代表有所隐瞒。如果你对你的伴侣有隐瞒,有婚外的性行为,然后你不让你的妻子,或者不让你的丈夫知道,到后来你会容易犯肾结石。


  肾囊肿是表示曾经有外遇。肾发炎,有肾炎,它是表示夫妻之间感情有问题,沟通有障碍,但是两个人并没有离婚,还没有收尾,所以正在发炎。感情正在发炎,你的肾也会发炎,这个其实是有关的。


  如果我们详细来讲,每一种都可以讲很多,如果这样讲的话,这个《药师经》讲一年也讲不完了,所以我们略略讲讲好了。


  总而言之,通过这个表我们就可以知道,你看,我们要持好五戒,持好五戒不单单是修行的需要,也是我们身体健康的需要。


  如果你前生有犯妄语戒,今生容易有舌头的毛病,吃什么东西都觉得没味道。如果在五脏上来说,他是脾脏的毛病。脾脏很重要,我们前天有讲过了,脾脏不单单是消化吸收,而且是免疫系统的重要器官。可以说先天之本是肾脏,后天之本是脾脏,肾和脾这个两样不好的话,你的身体要想好就很难。还会有那些好像游风、痛风,它不固定在一个地方,到处游走。这种游风事实上很多也是脾脏的功能不好所产生的。


  如果你前生有犯饮酒戒,今生容易有嘴唇上的毛病。嘴唇上生疮,嘴唇上面会突然之间好像说裂了,或者是很难受、很痛,这些都是嘴唇上的毛病。而且你要会看的话可以知道,一个人如果他以前的条件不太好,突然之间嘴唇上面生一粒痣,就表示他很快就有好东西吃了;但是如果一个人平时环境条件一向都很好,突然之间嘴巴上生一粒痣,就表示他很快会有胃癌或者肠癌。


  其实你要会药师法门,任何人一眼看过去就可以把他看穿,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你看他一眼你就知道了。就知道他曾经做过什么,尤其是做过哪些不规矩的事情,都是可以看到的。不过还是要有道德,不要随便说人家。


  口里面经常觉得很干燥,往往也是因为前生犯饮酒戒的缘故;今生容易犯心脏病,也是因为前生有犯饮酒戒。


  其实也就告诉我们,犯五脏、五根的这些毛病,以后如果久治不愈,我们希望忏悔业障的话,怎样去忏悔呢?看这个表,我们就知道怎么忏悔:我有心脏病,我忏悔我前生可能犯了饮酒戒;我有肝病,那我应该忏悔前生曾经犯过杀生戒,今生多放生。这样对身体的康复是会有帮助的。


  这个是讲业障病,致病的第四种因素。


  这个是我们讲“为拔业障所缠有情”。众生的种种病苦,很多也都是因为业障所缠缚。“利益安乐像法转时诸有情故”,佛陀称赞文殊菩萨说:“你提问是为了令众生闻法,得到法益,帮助众生能够转像法为正法,获得现世乐、后世乐和究竟解脱的安乐!”所以是“利益安乐像法转时诸有情故”。


  底下就是佛陀同意说法。


  “汝今谛听,极善思惟,当为汝说。”


  “汝今谛听”,你现在好好地、认真地、专注地听。“谛”就是审谛,一字一句都不含糊,都很专注地来听。你现在审谛专注而听。


  “极善思惟”,极为善巧地思惟正法,与无漏的佛法相应称为“极善思惟”。


  善思、善惟,其实这几个字里面就已经包含了闻、思、修三慧。谛听是闻所成慧,善思是思所成慧,善惟是修所成慧(就是说逢缘对境的时候,你知道怎么修,你能够记起来,这个是善惟)。善思惟其实就已经包括了思慧和修慧。


  “当为汝说”,我现在来为你宣说。


  这个是告诉我们闻法的方法。你要听法,要得到法益,一定要先懂得闻法的方法,最低限度要知道两条:一个是集中精力专注而听,是谛听;第二个,闻法以后要思考,要深刻地理解,然后要用之于实践,要在生活之中修行。


  菩提道次第上面就说要断三过,修六想。


  断三过——器覆、器漏、器不净。好像一个杯子,你把它反过来,再多的甘露倒下去它都装不了;然后虽然没有反过来,但是它底下有个洞,你装再多的甘露都流跑了;还有那个杯子里面本来就有污染的*药,你甘露倒进去全部变成*药了,器不净。同样的,我们闻法也是首先要消除傲慢心,要消除散乱心,要消除邪见,我见、我慢都要消除,这样子能够断三过。


  修六想——于佛陀作医王想,于佛法作医药想(治我们烦恼病的药),于僧伽作护士想,于生死烦恼作重病想,于自己作病人想,于修法作服药想,这样子保持六想。


  儒家也说我们要学习,要成就学问道德,也要“博学之”,“慎思之,明辨之”。慎思、明辨,也就是我们此地所说的,闻法以后要思惟,要思考。


  这个是佛陀对于文殊菩萨的赞叹。


  


  这个“乐”字其实应该是念乐(yào)字比较正确。


  “唯然”,唯就是“是”,然就是“对”。


  文殊菩萨听了佛陀的称赞勉励以后,就回答佛陀:“是,对,世尊的教诲我们唯命是从,现在愿您慈悲宣说。我等弟子非常渴望听佛说法,我们喜好佛法,犹如饥饿的人遇到美食一样,犹如口渴的人得到清凉的饮料一样,众生沉沦在生死的苦海之中,能够遇到佛陀说法,能够遇到佛陀慈悲救济,这个是最欣喜、最高兴的事情。”所以“我等乐闻”。


  这个“乐”字其实是有三种音——音乐的“乐(yuè)”,快乐的“乐(lè)”,还有这个“乐(yào)”字,“乐”就是非常渴望听佛说法。我们中国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慈的人好像山一样稳重、慈悲、宽厚;有智慧的人好像水一样,圆融、随机应变。正宗分


  底下就进入正宗分了。


  


  “殑伽沙”,就是恒河沙,玄奘法师的译本都把恒河沙译为“殑伽沙”。


  正宗分可以分为三大部分,也就是如来开示、菩萨弘传、药叉誓护。


  如来开示


  在如来开示里面就先说药师佛的依报庄严、正报庄严和十二大愿。


  正宗分里面,“佛告曼殊室利”——佛陀开示文殊菩萨说:“从此娑婆世界往东,经过好像十条恒河沙一样,无量无边数量的佛世界,有一个世界叫做净琉璃世界。”这个是我们从浅层意思上来讲。


  恒河,是印度有名的大河,好像我们中国的*河一样,河里面的沙又细又多,所以佛陀每次说到极多极多的数量的时候,总是以恒河沙来做比方——每一粒沙代表一尊佛教化的国土,一尊佛教化的国土就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


  我们不可以单单从外在的距离来理解净琉璃世界,并不是说,从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往东,过一个世界、两个世界,十恒河沙数世界,乃至于无量的世界,有一个世界叫做净琉璃世界。因为娑婆世界是生灭的世界,有生有灭的世界。


  我们都知道,由生灭的世界往东方推,推两个世界也是生灭世界,推一万个世界也还是生灭世界,你推十万亿个世界,推无量世界都是生灭的世界。那么净琉璃世界是不生不灭的净土世界。


  我们要从法理上来理解,“东方”,就代表了生机勃勃。你看六祖大师开悟的时候说:“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所以我们从胜义谛上来理解,药师佛彻底地豁破无明障碍,证得最极清净的法界,就称为“净琉璃世界”。


  “净琉璃世界”在哪里?“净琉璃世界”也可以说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这个身体里面,我们如果说能够以法界透色身,以色身透法界,当下就是转娑婆为“净琉璃世界”。照而常寂名为“净琉璃世界”;寂而常照就名为清净法身,名为“琉璃光”。


  


  前面净琉璃世界是讲依报庄严,这一句是讲正报庄严。从所证成的境来立名为“净琉璃世界”,从能证得的智慧立名为“药师琉璃光如来”,所以佛陀的尊号是“药师琉璃光”。


  底下是佛陀的十种尊号,去年我们在湘山寺开光的时候讲过了《随念三宝经》,那个上面很详细地讲解了佛的十种尊号,我们这里面就略略地说一说好了。


  前面的五种尊号是侧重于自利的,侧重于转五蕴成五智的。


  1、“如来”梵语称为多陀阿伽陀。是从因来果而成正觉,是真身如来,以始觉觉本觉,成就究竟觉,是真身如来;乘如实之道来三界垂化有情,是应身如来。


  2、“应”就是应供,应受九法界众生的供养。


  3、“正等觉”就是正遍知。正知是如所有智,遍知是尽所有智,也就是根本智和后得智圆满成就,称为正遍知,正等觉,能知的智慧的内涵和所知的万事万物的外延完全相等,我们称之为正等觉。


  4、“明行圆满”也译为明行足。明圆满和行圆满:八正道里面正见就是明,明圆满就是慧足;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这个七种就是行,行圆满就是福足。所以“明行圆满”就是福慧两足尊。


  5、“善逝”梵语称为修伽陀。“逝”是指什么?“善逝”有些人说不好理解,其实很简单,“逝”,你只要理解“逝”就是入涅槃。小乘的圣者,丢下无边的苦恼众生,自己一个人去入涅槃,是称为逝而不善;大觉的佛陀,不离生死而证菩提,不舍众生而般涅槃,称为“善逝”。出世间有学安乐之道就是“善”,依之修学而获得无学无上的果位就是“逝”。成就佛陀果位的时候,烦恼轮回之中导致的一切痛苦都荡然无存了,所以称之为“善逝”。


  这个五种是侧重于自利的。


  6、“世间解”对于器世间,有情世间都能洞察,知道教化众生的因缘。


  7、“无上士调御丈夫”,有种种的善巧方便来调伏众生,贪欲很重的难陀,瞋恨心很重的央掘摩罗,愚痴心很重的优楼频罗迦叶和业障很重的周利槃陀伽,这些难调难化的众生,佛陀都能够善巧地教化,让他们成就阿罗汉道,所以尊称为“无上士调御丈夫”。


  8、“天人师”一切众生的导师。


  9、“佛”就是觉者和智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由始觉觉本觉,成就究竟觉,然后一切智、道种智和一切种智圆满,称为“佛陀”。


  10、“薄伽梵”就是前面讲的六义:自在、端严、炽盛、吉祥、尊贵、名称,这些称为“薄伽梵”。


  这是讲药师如来的十种尊号。


  


  前面讲了药师佛的依报、正报圆满。要成就这个依报和正报圆满的因是什么呢?就是他的本愿。所以佛陀开示说:“文殊师利,彼世尊,这尊佛,药师琉璃光如来本行菩萨道时,他之所以能够在果地上成就依报、正报的庄严,就是因为他在因地修行六度万行的菩萨道的时候,发了十二大菩提誓愿,令一切有情世出世间都能够所求皆得,所求圆满。”


  我们人生之中种种的缺陷都可以修药师法门来弥补,都可以修药师法门来成就圆满相:我们事业上有障碍,要事业圆满,要了解药师法门;身体上有障碍,有病苦,要修药师法门;眷属上有障碍,好像儿女,婚姻很难成就,也要懂得药师法门。事实上跟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并且他就在满足我们世间求愿的同时,开启我们内心的智慧。所以药师法门特别殊胜。


  新罗国的太贤法师,他作《药师经》注解的时候,就引《阿修罗经》上面来解释药师佛因地的愿力——药师佛什么时候发这些菩提誓愿的呢?《阿修罗经》上说:“琉璃光菩萨遇智胜佛初发总愿”,也就是说琉璃光菩萨是药师佛的因地,他最初发四弘誓愿是在智胜佛所。“宝顶佛所始发别愿”,我们现在学到的十二大愿这个别愿,是在无量劫前琉璃光菩萨遇到宝顶佛的时候,在他前面所发的。


  我们看“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的含义:


  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了这个名号是具足无量功德的,说浅一点就是,“药师”是高情商,“琉璃光”是高健商,“如来”是高智商。


  这尊佛能够遍治世出世间凡圣的一切身心重病,所以名为“药师”。能够用物药来治病,称为物药之师;能够“明炼方药,普治一切果报之病,乃四洲六欲之师也”,是四大部洲的众生、六欲天的众生,他们的老师,物药之师。


  “施诸戒、善、禅定法药,治人天身心恶业等病,三界九有之师也”,这是法药师。


  是无上的药师,“深达万法之源,一真之本,能令权小之流,五住尽(五住烦恼断尽)、二死亡(变易生死、分段生死都断了),三身圆(法身、报身、应身都圆满了)、四智满,乃三乘十地之师也。”这个是说解释“药师”。


  “琉璃光”也可以比喻为“三身三智,内外明彻”,所以称为“琉璃光佛”。三身是以法身光明破惑障,以报身光明破业障,以化身光明破报障。要能够转我们的报障成为药师佛的千百亿化身,以化身光明破报障。“善巧观心,发实智光,破人我执;愿行观心,发权智光,破法我执;行处观心,发无碍智光”,破空执。能够人空、法空,并空亦空。


  底下是药师佛的十二大愿。我们要非常重视这个十二大愿,因为药师佛法门的精髓就在这个愿力里面,所以我们会略略地展开一点讲解十二大愿。

——摘自《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学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