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大皮肤病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150714/4655748.html年4月,24岁的HowardDickinson就读于theColumbiaUniversity’sFacultyofPhilosophy,并获得哲学系博士学位。他的毕业论文课题是:《Whatdetermineshappiness/人的幸福感取决于什么?》
为了完成这一课题,他向市民随机派发出了一万份问卷。卷中有详细的个人资料登记,并带有五个选项:
A:非常幸福。
B:幸福。
C:一般。
D:痛苦。
E:非常痛苦。
历时两个多月,他最终收回了五千二百余张有效问卷。经过统计,仅仅只有人认为自己非常幸福。
接下来,DrHowardDickinson,对这人再做了详细地调查分析。他发现:
这人当中有50人,是这座城市的成功人士,他们的幸福感主要来源于事业的成功。
而另外的71人,有的是普通的家庭主妇,有的是卖菜的农民,有的是公司里的小职员,还有的甚至是领取救济金的流浪汉。
问题来了,这些职业平凡、生涯黯淡的人,为什么也会拥有如此高的幸福感呢?
通过与这些人的多次接触交流,DrHowardDickinson发现,这些人虽然职业多样性格迥然,但是有一点他们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对物质没有太多的要求!他们平淡自守,安贫乐道,很能享受柴米油盐的寻常生活。
这份调查结果让DrHowardDickinson很受启发。于是,他得出了这样的论文总结: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最幸福。
一种是淡泊宁静的平凡人。
一种是功成名就的杰出者。
如果你是平凡人,你可以通过修炼内心减少欲望来获得幸福。
如果你是杰出者,你可以通过进取拼搏,获得事业的成功,进而,获得更高层次的幸福。
他的导师看了他的论文后,十分欣赏,批了一个大大的“优”!
毕业后,DrHowardDickinson留校任教。一晃眼,二十多年过去了。如今,DrDickinson也由当年的意气青年成长为美国一位知名终身教授。他把那人的联系方式又找了出来,花费了三个月的时间,对他们又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回馈回来了,而且更有意义。
当年那71名平凡者,除了两人去世以外,共收回69份调查表。这些年来这69人的生活虽然发生了许多变化。
他们有的已经跻身于成功人士的行列;有的一直过着平凡的日子;有的人由于疾病和意外,生活十分拮据。但是他们的选项都没变,仍然觉得自己“非常幸福”。
而那50名成功者的选项,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仅有9人事业一帆风顺,仍然坚持的当年的选择“非常幸福”。
23人选择了“一般”。
有16人因为事业受挫、或破产、或降职,选择了“痛苦”。
另有2人选择了“非常痛苦”。
看着这样的调查结果,DrDickinson陷入了深思。一连数日,他都沉浸在自己的思绪当中。两周后,Dickinson博士在WashingtonPost上以《TheHappinessCode》为题发表了一篇论文。在论文中,霍华德金森详细叙述了这两次问卷调查的过程与结果。
论文结尾,他总结说:
Happinessbroughtaboutbymaterialthingscannotlastlong,itcannotbesustainedwhenthematerialthingdisappears.
Onlypeaceandtranquility